李 麗
(山東省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273500)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化學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關于核心素養,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所學化學知識,而且還能根據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中的教學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意見》 ,第一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又要重視情感價值觀.2015年教育部正式印發《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核心素養體系”建設.在此背景下,深化化學核心素養的建設,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應用是勢在必行的.本文從以下四點來進行論述.
在化學教學中,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有一定教學意義,能夠切實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化學學科思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應該重視為學生創建符合教學實際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在情景中感受化學知識的價值所在.基于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情景創設時,積極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例如趣味實驗、小魔術、多媒體等,將其引入化學課堂中,引起學生興趣、引發學習動力,才能更順利進行化學教學.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這一部分內容時,為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查找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的圖片、視頻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神舟五號在上升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變化現象,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貼近生活、產生共鳴,便于后續的學習.通過將當前社會中比較關注的問題引入實際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快速投入課堂學習,逐漸形成化學學習理念,達到核心素養教學的目的.
化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是課堂學習的潤滑劑.針對比較枯燥的化學理論知識,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理解學習,將化學理論與學生實驗相結合以此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材中所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鐵與鐵的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為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二價鐵與三價鐵之間的轉化”,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相應的教學.首先選取本節所需要的實驗試劑,有FeCl3溶液、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實驗,分別探究Fe3+、Fe2+的化學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學習,不僅增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有效理解,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化學知識探究的意識,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思維,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化學知識中的魅力所在,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
要想切實提升學生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就需要培養學生對待科學的態度和責任.基于此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科學思想融入其中,引導學生能夠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驗等進行相應的探究,大膽對其中不解之處提出問題和質疑,以此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品質.
例如在制取氯氣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材對氯氣在實驗室中的制取方法提供實驗裝置圖(Cl2是由MnO2和濃HCl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的).學生對該裝置圖產生了一定質疑——通過這樣的實驗裝置產生的氯氣是否純凈呢?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先不解答,讓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經過討論之后,學生得到最終結論是收集的氯氣不純凈,含有水蒸氣和HCl等氣體雜質.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將實驗改進,對氯氣中存在的水蒸氣和HCl等雜質進行除雜處理,這樣不僅僅培養學生對實驗的創新學習意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和對待科學的態度,有助于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化學教學中,除了要教會學生知識、學習的能力外,還要營建健康的生活情感價值觀.因為化學不僅是一門自然科學,還是一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
例如新版化學教材《必修一》第一章有部分內容——關于物質的轉換.在工業生產中要制取某種物質,除了要考慮反應進行的可行性,還要考慮原料來源、成本高低、設備要求和環境保護等因素.如工業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2O 和H2O 的反應,而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再如以濃H2SO4和Cu為原料制取CuSO4,常用有兩種方法:方法一:Cu和濃H2SO4直接加熱反應制取,得到CuSO4同時還有副產物SO2生成;方法二:銅先在空氣中加熱氧化生成CuO ,將濃H2SO4稀釋為稀H2SO4,再用CuO和稀H2SO4反應制取CuSO4.采用方法二,因為方法一既需加熱耗能源多又會產生SO2污染環境.在教學中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注重營建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告訴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要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這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階段,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的學習能力、探究的意識、科學的思維、以及營建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社會責任感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利用有限的資源制定相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