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召燕
(湖北省襄陽市東風中學 441004)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并結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需求與成長需要,制定針對性的培育方案,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并且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接下來文章首先針對抽象思維能力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思考.
升入高中后,學生的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均體現了較強的可塑性.基于這一情況,建議高中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重點對可塑造性較強的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從長遠化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思維發展直接影響其日后的發展水平,學生可以不斷的學習強化自身的思維能力.并且也可積極與教師溝通,從而掌握更為豐富的知識,潛移默化的提高技能水平.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學習興趣的培養與學習內容的拓展等多個方面影響尤為顯著,簡而言之,若學生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他們也將更具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等等,不斷發展自身的思維,將會經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謂的量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知識累積,而質變則指的是學生在達到量變標準的基礎上實現穩步發展,進而得到質的提升.這一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應選擇合適的教材,并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抽象邏輯思維,促進思維發展.
第一,更新教學方法.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說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那么就要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目的性與方向性,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思考,深化對于知識的理解,并逐步提高學習主動性.只有這樣方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規律性、秩序性,并且學生也將在頭腦中形成明確的概念,進而做出科學的、準確的判斷,進而保證推理的合理性,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能力.
譬如,在講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直觀地觀察機械能守恒的現象,首先,將紙帶固定在重物上,而后,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接著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落下.這一過程中,需要選擇點跡相對清晰的紙帶對其高度、速度等數值進行測量與記錄,確保數值的準確性.運用實驗教學法,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有關機械能守恒的知識,加深印象,逐步形成物理思維.
第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比如在教授“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所涉及的圓周運動,像:火車轉彎是圓周運動、摩天輪的運動是圓周運動、汽車過橋是圓周運動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火車的脫軌、翻車事故通過多媒體設備加以展示,令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根據所學的知識,對火車進行受力分析,火車車輪在運轉過程中將會受到重力、支持力、外軌對輪緣的彈力三個力的作用,而此時外軌對輪緣的彈力提供向心力,火車脫軌主要是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火車受力不均衡,在教師展示資料的同時,學生必然會進一步提升對于圓周運動相關知識的理解.
第三,明確教材要求.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若想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就要求物理教師首先全面前細致的了解教材中的內容,而后建立完整的邏輯結果,并且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框架,再建立子系統與子結構,這樣可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比如,物理教師可以從實驗環節入手,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動手實踐活動中,在動手與思考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中學校在組織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受設備的限制,致使學生所學理論無法應用于實踐,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學生也無法實現全方位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形勢將會限制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甚至會起到阻礙作用.基于此,教師應當將教學重點放置在實驗課程的組織與設計環節,從數據處理以及設計思路等多個方面入手,保證操作的可行性與觀察的嚴謹性,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長此以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物理教師有必要強化習題與例題的闡述與講解.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概念無疑是重中之重,同時也起到知識點銜接的作用,在講解物理概念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強化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整體的發展.據可靠數據顯示,現階段大部分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都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總結相關的概念.但是,他們學過物理概念后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卻相對薄弱.基于此,物理教師有必要強化知識訓練,并切實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通過例題編寫的方式使得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也可以提高知識的實踐能力,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出現思維能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可為有關的高中物理教師帶來借鑒與參考,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