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 季素華
江蘇凱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數字化高端成套紡織機械設備研發、制造、銷售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首批創新型企業、江蘇省優秀科技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江蘇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江蘇省出口一類企業,是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和江蘇省紡機與器材工業協會的骨干企業。
近年來,企業緊緊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黨工一體化模式,黨工協力,群團協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驕人業績: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的多次表彰獎勵,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改革開放三十年推動紡織產業升級重大技術進步獎”以及蘇州市“科技創新示范企業”“蘇州市百強民營企業”等多項榮譽。
一是強化環境建設,塑造凱宮新形象。投入近千萬元著力優化廠區、車間、職工生活場所環境,實現了“廠區環境如園林、車間環境真舒適、職工宿舍比軍營、職工餐廳像賓館”;職工統一著裝、掛牌上崗,時刻享受家的溫暖,感受凱宮人的自豪。同時,將有關安全條款、操作規程等編成《凱宮安全歌》,讓每個職工背誦、記牢;將《員工守則》《公民誠信和諧守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解》等編成小冊子,發給每位職工學習,共同遵守。公司面貌、員工精神狀態煥然一新,兩年內無一起打架斗毆、聚眾賭博事件發生,無一例違法犯罪和上訪事件,消防安全工作連續多次受到市、區公安部門的表彰。
二是強化企業文化建設,鑄就凱宮精神文明。公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職工生活,開闊職工眼界,提高職工素質,振奮團隊精神。通過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和諧互助的氛圍,唱響凱宮“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永不妥協的較真精神,永不滿足的創新精神”這一時代強音。
三是構建共同價值標準,凝聚職工隊伍。通過信念信仰、愛國愛廠教育,確立自強自立、競爭高效、科學和諧的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營造公平公正、充分發揮、脫穎而出的氛圍,實現企業長富久安、職工全面發展和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
堅持人本管理理念,不斷完善“黨工一體化”建設,著力提高員工素質。一方面,加強職工的學習與培訓。黨工組織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中層以上干部舉辦了以專業培訓為主要課程的棉紡織大講堂;為基層管理人員聘請專家、教授、工程師、老師傅上門分專業授課,組織骨干員工到國內著名企業參觀學習;為生產一線的操作工、質檢工組織崗位培訓和操作技能大比賽等,創造各種機會提高不同崗位人員的技術和水平。另一方面,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積極進行正面引導;充分尊重、理解和關心職工,時時、處處、事事從職工利益出發,切實幫助職工解決問題和困難,把溫暖送到職工心坎上,彰顯“以德治企”的管理理念;積極引進績效考核等先進管理模式,獎勤罰懶,公平、公正、公開考核,調動廣大職工愛崗敬業、創新創效的積極性,提升管理者素質和管理水平,力求貼近職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效果。
高層次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凱宮一以貫之地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壯大人才隊伍,推動企業實現跨越發展。
在聚才方面,凱宮建立 “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用人機制,八方出擊找人才,三顧茅廬請人才,強抓素質育人才。先后引進、培養20多名中高級管理、技術、經營人才,其中有3名進了公司黨政班子,8名充實到中層管理崗位。
在用才方面,凱宮一是通過搭建施展舞臺,激活高層次人才。因人、因時、因事制宜,放權攬過、輪崗鍛煉、營造環境,使人才在生產經營實踐中不斷得到鍛打、錘煉、成長。二是做實暖心工程,留住高層次人才。政治上關心,待遇上傾斜,生活上照顧,始終堅持感情投入,特別照顧,使人才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全身心、鉚足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凱宮的發展同頻共振,互利共榮。
凱宮公司在加強企業黨工兩個組織作用方面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成為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