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江華,周俊玲,俞 豪,楊 堅,陳正明
(1.無錫紡織工業協會,江蘇 無錫 214000;2.無錫市金茂對外貿易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造成了重大破壞。很多國家為了阻止疫情蔓延紛紛采取了居家隔離措施,工廠停產、商店停業、學校停課、國際航班停飛、商貿旅行停擺,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同比將下降5.2%[1]。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全球貿易將下降13.0%~32.0%[2]。另據經合組織判斷,2020年,全球失業率將大幅上升至10.0%[1]。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雖然為了恢復經濟已在硬著頭皮逐步復工復產復市,但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仍在蔓延。全球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貿易流動何時會恢復正常,后期會否出現第二波疫情暴發,會否導致經貿活動出現新的停擺等風險尚存,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從國內來看,雖然在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下,傾全國之力使我國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復工復產、復市復課已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經濟運行情況較一季度已有明顯改善,工業生產縮減放緩,消費活動逐步增加,人們的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正常。但局部性零星散發疫情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壓力的弦依然緊繃,仍不能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紡織行業也產生了嚴重的沖擊,據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在4月下旬開展的第3次新冠疫情對紡織行業的影響調查報告披露,全球取消和推遲的訂單數量從3月份的8%上升至41%[2],與2019年相比,全球紡織企業預計2020年的平均營業額將下降33%[3]。以我國紡織工業重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的無錫為例,據無錫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5月,雖然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降幅自3月份以來均在逐步收窄,但實績仍很不理想。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97%,實現利潤同比下降58.77%,利稅總額同比下降41.04%,企業虧損面達到了42.59%,職工總數同比減少8.30%,計凈減員2.49萬人。還前所未有地出現了化纖業和紡機紡器業等兩個子行業的全行業虧損。全行業主要產品產量至5月累計均同比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紗-31.06%,布-44.69%,印染布-9.74%,毛紡織物-32.15%,服裝-18.46%,化纖-6.99%。
在此嚴峻形勢下,我國紡織企業在后疫情時代,應如何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遵照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的要求,做好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確保企業能穩定發展是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緊迫課題。
信仰、信心會產生無窮的精神力量,從中國革命的歷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等一系列歷史事實都清楚地告訴人們,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只要堅定信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什么困難都能克服。在當前國內外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提振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要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我國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控制疫情并最早恢復經濟的國家,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總趨勢決不會改變。我國又是有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內需市場將會很快恢復正常,且我國的紡織品無論品種、質量、價格在國際市場上都具有較強競爭力,全球疫情一旦緩解,國際市場的需求也定會逐步增加,困難是暫時的。同時,要發動群眾轉危為機,利用疫情訂單不足、開工不正常的有利時機,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充分挖掘企業潛力,想辦法、出主意,共渡難關;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全員素質;做好設備維護保養改造,為恢復正常生產蓄聚力量,打下基礎;加強人性化管理,確保員工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凝聚人心,穩崗、穩人才,保穩定,謀發展。
我國能在很短時間內取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的階段性成果,充分體現了體制制度的優越性。自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企業都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政策,如減免稅費、少繳和緩繳社保費用、擴大融資規模、降低融資利息、延期還貸、紓困補貼、減免電費、利用“電e融”“電e盈”業務解決電費預付,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等。企業一定要認真領會這些政策,吃透內容實質,用足用好。與此同時,還要及時與當地政府和行業協會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反映企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爭取及時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緩解困難。
以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為指導,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加大全方位市場開拓的力度。(1)保住老客戶,與他們緊密溝通,相互理解,密切合作,患難與共,合作共贏,共渡難關。(2)大力開拓新興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市場,發揮產品優勢、物流優勢,快速反映,滿足市場需求。(3)開拓內需市場,從優選最佳的供應商、合格的采購商著手,不斷拓展和完善上、下游供應鏈、產業鏈,以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擴大市場占有。(4)優選合適的電商網絡平臺,與其建立合作共贏的緊密關系,開展線上營銷業務。通過以上多舉措并舉,全方位拓展市場。
以“多、快、好、省”的要求,圍繞“高效率、低成本、防風險”為目標,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員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時代要求的管理制度,運用信息化、數字化等先進科技手段進行精細化管理。當前特別要在挖掘企業潛力、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用工、節能減排、節約原輔材料、提高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搞活資金流、掌握匯率動向、防止匯兌損失等方面健全制度,嚴格管理,為企業穩定生產經營、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紡織行業是傳統的民生產業,為適應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必須不斷轉型升級,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后疫情時代,重點應從幾方面抓緊、抓好轉型升級:(1)堅持創新驅動,大力開發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這是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極為重要的一環。只有企業有了特色的產品,企業才會有市場,有生命力,才能穩定發展。要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定位,不斷應用新原料、新工藝、新技術開發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享受美好生活需要的紡織面料、服裝和家紡產品。要大力開發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各種產業用紡織品,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2)繼續大力推進“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揚品牌,使一個企業的產品在用戶心目中無可替代。只有這樣,企業的知名度才會越來越高,市場就會越來越大。而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在隊伍建設、嚴格管理、采用先進工藝裝備等方面鍥而不舍,不斷提升。(3)抓住重點推進技術改造。結合企業現狀和特點抓好影響企業升檔升級的關鍵問題,量力而行,有計劃有部署,以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為方向,全方位推進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生產方式智能化,生產形態數字化,組織結構平臺化,通過改造努力實現產品結構、生產設備、工藝技術、企業管理、銷售渠道的全方位優化升級。
疫情帶來的破壞是嚴重的,但是只要凝心聚力,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疫情造成的困難終將過去,光輝燦爛的明天很快就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