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賓市屏山縣就業局瞄準“每個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的目標,探索“三個到位、三種服務、四大行動”的“三三四”工作法,打出一套就業扶貧組合拳,推動就業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目前,14086 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增收,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者全部實現就業。
數據精準識別到位。組織對全縣11 個鄉(鎮)貧困勞動力信息拉網式摸底調查,全面摸清貧困勞動力的基本情況,建立縣、鄉、村三級勞動信息動態管理數據庫。
動態更新管理到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實名制登記25711 人,按照動態管理要求,貧困勞動力基礎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做到一戶一表,村村建賬。
信息精準覆蓋到位。建立“屏山就業創業”微信公眾號、基層就業服務工作QQ 群等,每周發布就業扶貧招工信息,并通過駐村干部將信息傳遞到每一個勞動力。今年以來,發布就業扶貧招工信息54 期,為企業發布用工信息10000余條。
就業專項服務。組織專項活動,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政策宣傳、崗位推介、技能培訓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開展送崗位信息“進鄉入村”和用工企業送崗入村等招聘活動。今年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18 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 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969 人,其中貧困勞動力449 人。
技能提升服務。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活動,圍繞市場急需緊缺職業開展技能培訓,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已開展以特色種養殖為主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圍繞宜賓傳統技藝和傳承民俗文化開展特色手工藝培訓,圍繞促進創新創業開展網絡創業培訓,圍繞企業復工復產開展線上培訓。今年,已完成職業培訓43 期2266 人次。
轉移就業服務。在縣工業園區設立人力資源分市場,與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搭建就業用工平臺,為求職者提供免費服務。在浙江省海鹽縣建立屏山縣首個駐外勞務協作服務工作站,為屏山縣籍在海鹽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服務。
實施脫貧轉移就業專項行動。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6120 人。依托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機制,積極對接勞務需求,幫助2798 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增收。重點保障臨港、縣經開區企業用工,搭建農民工與企業“點對點”服務平臺,定向為智能終端企業輸轉勞動力832 人,入職542 人。組織園區企業開展專場招聘會9 場,線上發布企業就業崗位6332 個,現已穩定就業3 個月以上616 人。截至目前,完成轉移就業87712 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4086 人。
實施就業扶貧載體創建行動。推進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等就業扶貧載體建設,拓展就業扶貧新路徑,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全縣累計認定省級就業扶貧基地3個、市級就業扶貧車間9個、縣級就業扶貧基地9個、縣級就業扶貧車間6 個,創建東西部扶貧協作扶貧車間23家,累計吸納貧困戶就業762 人。
實施返鄉創業帶動就業行動。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創建大學生孵化園、評選創業之星、舉辦海鹽—屏山青年創業大賽等舉措,支持返鄉人員、農村致富能人和大學生創業。落實創業貸款政策,設立了返鄉創業貸款風險基金共計220萬元,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專項用于對金融機構向返鄉創業群體發放創業貸款的風險分擔補償。縣財政加大對創業工作的投入,2014年起每年至少預算安排100 萬元建立縣級就業創業補助資金,落實創業擔保基金300 萬元,推進就業創業政策落實。今年發放返鄉創業貸款443 萬元,支持39 名返鄉人員創業。
實施政策兜底安置行動。印發《關于屏山縣2020年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的通知》,崗位開發堅持因事設崗、以崗定人,充分考慮全縣農村公益事業管理與解決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相結合,重點開發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社會治安協管員、巡河、疫情防控宣傳、預防消毒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戶中殘疾人、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成員、脫貧監測戶、“4050”等就業困難群體。今年已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2888 個,上崗貧困勞動力285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