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同營
(江蘇省徐州市大屯礦區第二中學 221611)
初中數學作業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因此,教師應重視對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培養學生通過數學作業進行反思,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在初中數學傳統教學中,作業只是被起到課后練習的作用,教師往往采用單調、枯燥的“題海戰術”,只強調了其“練習”的重要性,這是對作業的一種膚淺認識.傳統的作業方式導致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知識點可能不夠全面,對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不能夠很好地掌握.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與課上教學同樣起著重要作用,不可否認作業的基礎組成部分是練習,而數學這門學科的抽象性,也只有通過反復練習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內在含義,掌握其中的數學方法與解題技巧,但作業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思考,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內在認知,構建屬于自身的數學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數學邏輯思維.然而,學生在傳統的作業模式下,往往將作業視為一種任務,只會麻木的根據書本知識進行解題,不會動腦思考,更不會將知識點轉化為自身的認知,單純地靠死記硬背.因而我們發現,作業的形式內容不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不會真正改變,學生就很難實現對自身數學體系的構建.
數學知識不是通過簡單的記憶就可以掌握的,而是需要將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明白其中的內在聯系,才能夠將數學知識消化、掌握.目前教學中存在學生在做作業時從來不思考的問題,只會按照課本上的公式概念進行解題,數學教師應及時糾正這一現象,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解題過程以及最終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建立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數學能力.那么,如何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反思品質呢?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在保留了傳統的數學練習作業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個作業反思環節,從而使學生的作業環節變為“自我反思”環節——“練習”環節——“查漏反思”環節.
1.“自我反思構建”環節
學生通過“自我反思構建”環節,對數學知識進行精心梳理,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不太清楚的地方進行復習探究,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構建屬于自身的數學體系.
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簡答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不斷總結.簡答題屬于主觀性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題目設計,可以有效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向與教學難度.另一方面,簡答題可以使學生回顧課堂內容,將新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認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將所學內容分門別類,并找到它們的內在聯系,形成初步的數學知識框架,實現學生主動反思學習習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從問題到方程》一課中,教師設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1)學會用方程描述問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2)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使學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3)初步認識方程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課已經結束,但是由于學生不能很好地尋找到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式,對于如何分析數量關系沒有一定的基礎和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急于進行練習,會造成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混亂,不利于學生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找到新知識的立足點,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反思構建”,筆者進行以下簡答題的提問:
(1)請用自己語言表達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請簡單說明這節課與我們之前所學過的知識有什么聯系?
(3)你認為這節課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課堂練習時經常出現哪些問題?
(4)你覺得從問題到方程需要經歷哪些步驟?
2.“查漏反思”環節
“查漏反思”環節是對整個作業活動進行補充完善的反思環節,是對“自我反思構建”和“練習”環節的總結提升.
學生在作業活動進行中,肯定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問題,這是由于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全面和深刻,對應的數學知識模塊建立還不夠完整,而“查漏反思”環節,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對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進行及時反思和不斷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使問題得到解決,對所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完善,以保障不會留下“后遺癥”為后續的學習消除阻礙,使學生自身數學體系更加完整豐富.
“查漏反思”環節應與“練習”環節相結合,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作業環節,預設好哪些題目可以考查學生概念、定義,哪些題目可以鍛煉學生找尋解題方法和規律,又有哪些題目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新知識.預設好這些問題,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題目練習.比如在《定義與命題》課外作業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
(1)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義:
①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②兩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④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⑤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2)下列哪些句子中,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
①對頂角相等;
②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③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④正數大于一切負數嗎?
⑤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⑥若a2=4,求a的值;
最后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①請思考什么是定義,舉幾個定義的例子.
②請思考什么是命題?命題的分為幾類?命題的結構?
③定義與命題的概念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方法加以區分?
④通過這次作業,你覺得自身對本節課程的內容掌握了嗎?
⑤在練習中你是否發現本節內容與其他數學知識的聯系呢?
通過這樣的“查漏反思”練習,學生可以有效對自身學習掌握情況進行自查,及時發現自身還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與鞏固,培養了學生自主反思學習的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學生每天都會寫作業,教師每天也會批改作業,作業已經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一種有效途徑,數學教師應重視這種交流,改變傳統觀念,將作業變為一種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重視學生反思,鼓勵學生反思,并巧妙地引導反思,使學生樂思、巧思、善思,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檢驗、反思的習慣,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身數學體系,提升學生反思性學習品質,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