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慧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梅龍湖學校 211100)
興趣是學生可以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最佳動力,同時也是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力的必備因素,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因為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的情感需求,從而導致初中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甚至是厭惡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致使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停滯不前.為了解決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熱情與積極性的問題,需要教師善于利用趣味教學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我要學”的意識,并能夠將這種主動學習的思想落實到具體的數學學習活動中,以此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導入中借助趣味事例引出主題,可以讓數學課堂在初始環節便具備吸引力,激發學生對新知的求知欲,營造出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源于生活,是數學家對生活現象的總結與提煉,那么教師在趣味導入中便可以從這方面入手,選擇趣味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如利用“阿基米德識別金皇冠”的故事引出密度計算的問題,利用“象棋發明者向國王要獎賞”的故事引出對數知識等等,諸如此類故事比比皆是,“韓信點兵”、“牛頓九樹陣”、“猴子分桃”等故事都可以作為趣味課堂導入的素材,讓數學課堂導入變得妙趣橫生.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提問方式比較簡單直接,一般情況下會平鋪直入地講述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然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問題的解答,這種單調的提問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探究熱情,那么,教師可以嘗試換一種提問的方式,或者采取風趣幽默的提問語言,讓提問變得有趣起來.如教師在利用“雞頭同籠”問題講解數學知識點時,發現大部分學生很難利用方程解答雞兔各有多少只,那么此時教師可以要求讓學生們全部站起來,說:“全體兔子立正,把前面的兩個腳抬起來”學生們聽到后哈哈大笑,那么現在是不是兔子的腳和雞的腳數量相同了,同學們想一想剛才我們說的雞兔一共多少個頭,如何就算它們有多少只腳?教師利用提出的問題方式,給予了學生指導與啟發,這種提問方式要比教師直接講述數學理論知識點更有吸引力,可以讓學生在趣味問題的探索中感悟數學的內涵.抽象的、難懂的抽象數學概念,經過教師的幽默講解,可以變得更加有趣、直白,這就是趣味教學法的魅力所在,可以讓提問在趣味因子的催化下發揮出奇效.
無論是趣味導入還是趣味提問,都是停留在理論基礎上的,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需要教師落實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組織趣味化的數學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做中學”、“學中做”中豐富數學學習的體驗,并養成主動探索、動手實踐的良好學習習慣.如在《平行線及其判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數學游戲活動,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保證每組人數均等,組內成員各有所長,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實力大致均等,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教師布置小組型的探究任務,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完成.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為了不讓自己所在的小組落后,他們積極地討論與配合,主動交流數學思想與方法,在小組探究中發現了平行線的判定定理,這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達不到的教學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中,每一名成員都受到了群體成員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重新燃起了學習的斗爭,樹立了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并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為初中生的學習興趣的調動提供了助力.
作業布置可以起到鞏固課程知識、提升解題技能的作用,同時作業布置也可以幫助教師檢驗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知識吸收情況,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維系紐帶的作用,但是我們發現好多學生都對作業提不起興趣,究其原因在于教師的作業布置方式過于老套,除了習題解答之外毫無新意,學生在日復一日的習題訓練中學習熱情逐漸衰退.為了讓學生重新燃起學習的斗志,主動地完成課后作業,教師應創新作業布置的方式,在作業布置中融入趣味因素,或者添加一些趣味內容,以此幫助初中生走出機械訓練的誤區.比如在《有理數》的這一章節內容學習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出這一章節中的知識點,并通過思維導圖將各個零散的知識點有邏輯性的鏈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成的知識網.又如,教師鼓勵學生在每一個章節的內容學習之后,撰寫一篇小論文或制作一個手抄報,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敢于發出不同的聲音,以此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提到教學評價,相信每一名學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也是一直以來的中國式教育評價方法.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認為評價者是教師,學生在其中扮演的始終都是被評價者的身份.在教師評價學生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的評價內容都是指出學生的不足,這讓學生對教師評價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教師的評價就是挑毛病,并逐漸畏懼教師的評價,甚至希望教師在課堂評價時不要提到自己,從而讓數學教學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為了讓初中數學教學擺脫這一困境,走向良性的評價之路,需要教師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如采取生生互評、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師生互評等方式,讓學生也可以擔任評價的主體,在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中發現不足、吸取經驗,促進初中生自我糾錯能力的提升.
總之,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形成需要興趣作為支撐,想要長時間維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需要初中數學教師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將趣味教學法貫穿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數學這一學科的魅力,從而愛上數學學習,這才是數學教學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