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建設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各類新興媒體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傳統媒體諸如電視、廣播等受到了嚴重沖擊。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下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尤其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但是融媒體時代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傳統媒體要想抓住這個機遇,守正創新是唯一出路,所謂守正創新就是在保持傳統媒體優勢的基礎上,融入新媒體特色。傳統媒體只有與時俱進,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本文以營口廣播電視臺為例,對傳統媒體如何在融媒體時代守正創新展開探究。
【關鍵詞】融媒體? ?守正? ?創新
融媒體是一個兼容并蓄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廣播、電視和互聯網充分融合在一起,優勢互補,并將它們的功能、價值全面提升。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廣播面臨沉重打擊,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所謂守正創新,先有守正,而后才有創新,本文以營口廣播電視臺為例,談談傳統媒體應該如何守正創新。
一、 傳統廣播媒體的優點
1.具有時效性。相比其他媒介的傳播形式,廣播能夠第一時間將最近發生的新聞傳播給群眾,這就是廣播的時效性優勢。營口廣播電視臺開設的《營口新聞》《交通之聲》,都體現了廣播時效性的特點,使營口人民能夠第一時間方便快捷地了解到當地時政新聞和交通資訊。
營口廣播電視臺開設的《營口新聞》專門把媒體編輯設立為媒體觀察員,并以電話連線的方式介入節目。播報內容主要以每天最新的時政、民生熱點事件為核心,還包括各大報社的頭版頭條消息。在接聽聽眾熱線的同時,也插播國內重要新聞,讓廣播的時效性得到充分發揮。在融媒體的大環境下,設立營口廣播電視臺的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并由廣播電視編輯審核微信微博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迅速了解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并幫助他們反映問題、解決問題。
2.具有簡潔性。簡潔性,顧名思義,是用最簡短的語言準確報道最近發生的新聞,這一點恐怕只有電視、廣播才有這樣的效果。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時長為30分鐘左右的新聞節目,能播20-30條新聞,平均一分鐘就能播放一條新聞,其簡潔性可見一斑。
3.具有廣泛性。廣播只需要人們用兩只耳朵聽就能接收新聞內容,所以廣播的受眾范圍較為廣泛,例如人們可以通過出租車上的廣播設備收聽所發生的新聞,快捷又方便。
二、 融媒體時代下的創新
1.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臺應該注重培養創新意識。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眾品位也變得越來越高,尤其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媒體格局的趨勢,不能滿足現在聽眾對廣播新聞的需求。因此,新聞編輯思路不能固定不變,一定要有發散性和創新性思維,對廣播新聞進行創新,從而促進廣播電視臺的平穩健康發展。融媒體核心詞就是資源共享,從而能夠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廣播電視臺可以充分利用融媒體這一優勢,為廣大聽眾提供更加優質、更加豐富的文化服務。
2.整合資源,提高質量。新聞編輯要對最近發生的新聞進行篩選,選擇有創新價值的內容。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依賴于通過網絡來獲取所需要的資源,這對傳統媒體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也要求新聞編輯的能力有所提升。如何做到新聞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并且充分滿足受眾的需求,是目前營口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面臨的主要問題。想促進新聞內容的創新,要學會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即時性。互聯網讓地球變成“地球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事人們都能夠通過網絡迅速獲悉,因此新聞編輯要了解受眾的實際需求,了解他們的興奮點和興趣點,合理選擇新聞內容進行報道,以專業精神為聽眾提供貼近生活的新聞,理性分析新聞內容。
競爭靠實力,實力靠規模。面對咄咄逼人的新形勢,如果不整合融媒體資源,輿論宣傳工作就難以爬坡過坎兒,難以實現質的飛躍。廣播電視臺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團隊觀念,以觀念引領融媒體資源整合,以新觀念、新認識、新思路推進各種融媒體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集成,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打造真正的、能參與市場競爭的輿論宣傳工作的“旗艦”。
3.讓新聞更具知識性、文化性。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忙于生計,聽新聞變成很奢侈的娛樂內容。因此,我們在滿足新聞的娛樂性的同時,要讓新聞更具知識性、文化性,豐富新聞內容,將廣播電視臺打造成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權威平臺。
4.打通輿論場,加強引導力。媒體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新聞媒體編輯可以對新聞進行篩選,對引導輿論起到重要作用。隨著網絡的發展、新媒體的興起,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任何人都能在網絡上發布消息。公眾的參與度和信息的公開程度在融媒體時代大大提高。鑒于此種情況,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承擔起引導社會輿論的重任,切實為老百姓做實事。
廣播電視臺要著重關注民生熱點,積極策劃民生報道,勇于打破陳舊觀念的桎梏,充分利用現有新聞資源予以整合。選題策劃的重點要落腳到如何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社會公共事業,維護貧困地區、困難人群和殘疾人的權益,維護社會穩定,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使關注民生、促進構建和諧社會成為新聞工作的鮮明亮點。堅持以人為本,解決民生問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其內容相當具體而復雜,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編輯要善于從多角度、多側面、多領域反映民生問題,打造精品之作,體現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深厚的人文關懷。要把握好民生類選題的特點,注意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既從“大社會”著眼,又從“小社會”著手,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重點,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
三、結語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面臨許多挑戰,但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傳統媒體只有利用自己本身的優勢,結合融媒體特點,守正創新,拓寬傳播渠道,整合信息資源,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
(作者單位:營口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