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巍
【摘 要】本文針對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加以分析,呈現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發展狀況,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對策,以對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后續發展作以分析指引。
【關鍵詞】調查性報道? ?電視新聞
一、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發展背景
自1958年我國擁有第一家電視臺以來,雖然電視節目的種類不斷增加,但新聞類欄目一直是電視節目的重中之重。《新聞聯播》便屬于典型的消息類電視新聞欄目。
電視新聞欄目在不斷推陳出新,受眾的收視心理同樣也在不斷變化。以往消息類的新聞欄目只能滿足受眾欲知道的心理,信息的傳播效果只是使受眾知其然。隨著受眾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也更加豐富,對于自身所處的環境關注也更加深入,對于媒體提供的信息便也有了欲知其所以然的要求,所以電視新聞欄目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方向也自然是走向深入、走向調查。
二、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發展現狀
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作為新聞評論性欄目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亮相。這是我國電視新聞評論性欄目在實踐領域的一次質的飛躍。
在《焦點訪談》的探索下,1996年5月7日,中央電視臺最具深度的調查性報道欄目《新聞調查》開播。《新聞調查》的出現,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界第一個全力投入事件調查性報道的電視新聞欄目,標志著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起步。《新聞調查》每周播出一期,每期節目時長45分鐘。《新聞調查》以“做中國的《60分鐘》”為目標,一步步勾畫出了今天的節目形態。
《新聞調查》與其他的電視新聞報道欄目不同,并不滿足于對已知事件的單純報道,而是以出鏡記者獨立的調查行為為表現手段,在內容上突出故事性,使新聞節目充滿可視性和趣味性,通過記者的獨立調查使某一社會團體或某一個人有損公共利益的內幕得以曝光,形式上構成了一種電視調查文體。
《新聞調查》不是單純報道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而是通過記者各種各樣的調查手段進入事實本身,記錄和展示調查過程,從而一步步獲取事實真相。可以說,《新聞調查》是以探尋事實真相為基本內容,以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為追求目標,最終使欄目具備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氣質。
三、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成功的原因分析
1.電視媒介自身優勢。電視媒介與以往所有的傳播媒介不同,它以聲畫合一的形式,沖擊著每個受眾的感官和心靈,給人以強烈的現場感和實時感,可信度高,更以其特別的節目制作使觀眾獲得很強的現實參與感。
2.節目形式符合受眾接受心理。受眾在接觸傳播媒介以及媒介信息時存在著特定的接受心理,有求新、求異、求趣、求知等不同的需求心理。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制作過程,貫穿的一條主線是記者的調查行為,整個節目故事性強,且每一步均有懸念,有可調查的疑點,這便滿足了觀眾求異、求趣的心理,使得觀眾自愿跟隨記者的調查行為進行下去,觀看過程中滿足了參與感、探秘感,觀眾對于事件真相的欲求是其觀看的持續動力。此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內容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3.以記者的獨立行為展開調查。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主要關注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起到良好的輿論監督作用。
四、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展望
1.欄目準確定位、突出個性。這樣,節目訴求更加明確,針對性更強,與其他節目相比,競爭力自然增強。
2.擴大選題范圍,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吃透調查性、故事性與命運性的真正內涵,從核心觀念上擴大選題范圍。故事性的選題要求考慮到受眾的觀看興趣。故事才是形成拉動力的主要因素,是觀眾持續觀看的中心,故事充滿張力,節目才會好看。
3.明確目標群體。任何欄目的成功,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訴求對象,即傳播學理論中所說的“目標群體”。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自開播以來,對于訴求對象的調查始終不夠,難免影響節目的長期發展。
4.提高調查記者自身的素質。在一個最具深度的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中,記者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因為節目本身主要是以記者的調查行為為表現手段,以記者的親歷性為事件調查的前提,真相的揭示依靠的是記者獨立的調查采訪,因此,記者的個人素質對節目本身來說至關重要。
作為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的記者,本身應該具備相當豐富的新聞從業經驗,有很好的事件把持能力,具備冷靜、平衡、深入、客觀、質疑的精神,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著。這些要求對一個記者來說是相當高的,是需要專業的訓練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夠勝任的。
5.面對競爭,注重節目包裝與營銷。前面已經提到,隨著新聞頻道的開播與發展,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如何提高欄目的影響力、增強欄目的競爭力是欄目制作人員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為提高欄目的傳播效果,擴大欄目的影響力,形成一套節目營銷的理念和體系,以下幾個方面的欄目營銷方式從現實角度來看,效果是十分顯著的。首先,進行欄目播出前的預告工作,使觀眾方便知曉欄目的具體播出時間,不錯過觀看時機。其次,節目播出后安排二次重播,使得想看而未看到的觀眾有補救的機會,培養觀眾持續觀看的習慣。最后,把每年的優秀節目集結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讀者長期閱讀,加強與觀眾的交流。
五、結語
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創辦以來,取得的成就是十分顯著的,受眾反應良好,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通過以上分析,明確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法,指明發展方向,以期對我國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欄目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新民市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薛中軍.新聞評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
[2]歐陽明.深度報道寫作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鄭超然,程曼麗等.外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楊明品.新聞輿論監督[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