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在脫貧攻堅戰役的主戰場上,國企力量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用真金白銀、真知灼見和真心實意,探索創新精準扶貧的有效模式,抓實抓好產業扶貧,大力推進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的實效惠及了廣大貧困群眾?!边@是西豐縣委相關負責同志對遼寧省國資委多年來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的如實評價。
省國資委黨委要求,省屬國有企業作為履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的中堅力量,要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主戰場。幾年來,省國資委帶領省屬企業投入扶貧資金2000余萬元,持續定點幫扶鐵嶺市西豐縣。2018年年底,西豐縣實現了脫貧摘帽。通過定點扶貧,省國資委為西豐縣平崗鎮堿廠村建成了200平方米功能齊全的村部,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安裝了78盞太陽能路燈,修筑了2.6公里長的水泥村路,使堿廠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深入調查研究
為幫助西豐縣盡快脫貧,省國資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西豐縣和省國資委機關選派干部工作的村鎮,開展調查研究,全面了解縣域經濟發展情況,經過反復研究探討,提出“采取滾動投資方式創辦綠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全縣加快農業現代化產業步伐”的基本思路。
明確扶貧思路
省國資委組織省屬投資企業主要負責人和沈陽農業大學、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的專家,先后十幾次深入西豐縣調研,并赴外省多地考察現代農業產業基地近30個,召開座談會15次,走訪省、市、縣駐村扶貧干部和大棚種植能手200多人。省國資委先后3次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并作出決策,以符合縣域經濟規劃、產業基礎較好、市場條件成熟、農民意愿較強的平崗鎮三合村為中心,按30年租期流轉土地880余畝,安排省屬企業投資,并吸納山東民營企業投資和西豐縣扶貧資金,總投資達1500萬元,規劃新建擁有130棟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的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園區,開創了產業扶貧合作開發的新局面。
實施規模經營
2019年年底,西豐縣溫室大棚蔬菜產業園區正式建成。該產業園區全面吸收目前國內先進的溫室大棚蔬菜產業的新理念、新產品、新技術、新渠道、新模式,實行產供銷一體公司化經營,預計年產值達1300萬元以上。省國資委還進一步明確,要以項目投資規模適度、投入產出較高、抗風險能力強的優勢,指導其采取“公司帶農戶”的推廣模式,為當地經營溫室大棚蔬菜的農戶無償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種苗采購、統一銷售等社會化服務,并對平崗鎮及周邊地區起到產業集聚和引領示范作用,加快推進西豐縣農業產業化、規?;⑵放苹?、規范化進程,創造性地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多方融資投入
為構建合理的投資結構,實現有效的產業規模,對西豐縣的農業產業發展起到引導和孵化作用,省國資委委托遼寧省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扶貧引導基金方式,組織運作西豐縣平崗鎮溫室大棚蔬菜產業園區項目。省國資公司和撫順礦業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了公司型基金——“國鑫基金”并擔任管理人,由省國資公司和撫順礦業集團分別以自有資金150萬元投資該基金。同時,省國資委劃撥300萬元專項經費以優先股方式入資該基金,西豐縣政府劃撥600萬元扶貧資金投資該基金……2019年4月,各方投資全部到位,項目建設啟動,至6月中旬,一期工程50棟溫室大棚已經建成并開始投入使用。為進一步推動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省國資委還動員更多的國有企業力量投入到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園區項目建設上來,如組織省城鄉建設集團對產業園區的總體規劃和溫室大棚棚型進行設計,組織省工程咨詢集團進行項目招標和大棚墻體工程的施工監理,協調國家電網遼寧省電力公司提供了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園區的輸配電設施設備和安裝,組織本鋼集團承擔一期工程的招標采購和施工安裝任務。同時,協調西豐縣及平崗鎮黨委、政府全力做好營商環境建設,主動及時地完善封閉園區、鋪設道路、改造河道、修建方塘、打大口井等交通水利配套設施建設,為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投產打好基礎。
謀劃分配格局
為實現“以產業扶貧項目帶動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生產致富”這一根本目標,省國資委通過指導“國鑫基金”制定《發起人協議》和《公司章程》等形式,確定各方投資的利益分配原則,并確定省國資委及省國資公司、撫順礦業集團不參與收益分配,保證鄉鎮、村集體經濟獲得長期而穩定的收入,進一步夯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經濟基礎,全力支持西豐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完善監管結構
為促進產業扶貧項目發揮最大化效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省國資委指導“國鑫基金”制定出了《公司章程》,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依據《公司章程》選舉產生。該公司董事會多次就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決策,使產業扶貧項目自公司化運作伊始就建立了集體協商、集體決策的規范、科學的決策機制,為產業扶貧項目的規范運行和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幫扶沒有止境
省國資委黨委既把精準扶貧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也作為省屬企業認真履行的一項社會責任。為全力推動遼寧鄉村精準脫貧,省國資委黨委還積極組織實施鄉村旅游產業扶貧。省旅游投資集團組織專家團隊,多次深入紅豆養生谷旅游度假區等西豐縣旅游產業基地實地考察調研,幫助西豐縣研究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幫助西豐發展旅游商品、打造旅游民宿、盤活旅游資產,實現遼旅集團與西豐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的合作意向。按照《遼寧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就業扶貧實施方案》責任分工,省國資委認真組織省屬企業招錄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中職畢業生和其他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子女穩定就業。在2019年3月、9月省內招錄高校畢業生和6月赴江蘇招錄高校畢業生期間,省國資委黨委第一時間發出具體通知要求,各省屬企業積極響應,根據《遼寧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就業扶貧實施方案》,制定傾斜政策,認真落實貧困家庭子女就業政策。2019年,本鋼集團、華晨集團、交投集團、能源控股集團等省屬企業在員工招聘工作中,共招錄了12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就業,穩定解決了貧困家庭的收入來源問題。沈陽煤業集團還安排多名西豐縣貧困家庭子女到遼寧工貿學校接受實用技能培訓,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增強勞動就業本領。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省國資委將以更大力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發揮國有企業資源優勢,精準支持扶貧攻堅,傾力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健康發展,通過積極推動校企聯合尋求技術合作、推動消費扶貧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推動就業扶貧提高貧困戶收入等措施,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國有企業,“企”前有“國”,心系老鄉、情系扶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時刻,遼寧國企一馬當先,必將書寫讓黨和人民更加滿意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