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2019年12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針對美方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的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中國政府決定自即日起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港休整的申請,同時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人權觀察”“自由之家”等在香港“修例風波”中表現惡劣的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
“黑名單”上排名第一的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1982年,美國總統里根提出促進“民主基本建設”的計劃,在全球“推廣民主”。1983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國務院授權法》,撥款3130萬美元成立NED,總部設在華盛頓。NED號稱是“促進和推動全球民主事業”的“非政府組織”,實際上與美國國會和政府關系十分密切。
首先,資金受美國府會控制,主要來自美國國會通過國務院進行的年度撥款,少部分來自大企業及民間捐助。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曾披露,NED的2011年納稅申報單顯示,其99%的經費來自美國國會,年度經費約1億美元。把握財權的美國國務院和國會監管NED所有對外捐款和活動。
其次,有雄厚政治資源,現任董事會主席為白宮前辦公廳主任安德魯·卡德,前常駐聯合國代表的高級顧問卡爾·格什曼自1984年起擔任總裁至今。董事會成員包括國會議員、前駐外大使、知名學者、商人等政、商、學界重要人物,形成復雜的關系網絡。美國現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政要曾多次出席NED的活動,并對NED的工作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第三,與中情局(CIA)關系密切。NED總裁卡爾·格什曼曾說,“如果全世界的民主團體被視作具有CIA背景,情況會很糟糕。我們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也就中止了它(CIA援助)……這就是為什么創建捐贈基金的原因。”中情局在冷戰期間扮演過一些“不光彩”的角色,通過NED這樣的“非政府組織”能更隱蔽、更順利地開展工作,也帶有較強欺騙性和迷惑性。因此,NED也被稱為“中情局的白手套”“第二中情局”。
NED通常把財政預算的30%直接撥給外國組織,其余大部分由四個“核心受讓機構”進行再分配,分別是國際勞工團結中心(ACILS)、國際私營企業中心(CIPE)、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和國際事務民主協會(NDI)。這四家機構各有側重:IRI和NDI均成立于1983年,前者致力于在全世界推進“民主、自由、自治與法治”,后者通過公民參與、政府公開負責,在全世界范圍內支持并強化“民主制度”;CIPE主張自由市場和經濟改革,ACILS的目標則是當地工會。
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同樣具有官方背景,成員不少是前政府官員和中情局特工,該組織在世界80多個地點派駐工作人員,每年對約90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撰寫“國際人權違反狀況的研究報告”,但對美國國內嚴重的人權問題往往視而不見。
“自由之家”也是美國官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部分資金來源于NED。該組織創建于1941年,總部設在華盛頓,致力于“民主、政治自由以及人權的研究和支持”,以對各國民主自由程度、全球媒體自由狀況等進行所謂的“年度評估”而“聞名”。
NED每年向90多個國家的海外非政府組織項目提供1600多筆捐款,重點目標是中東歐轉型國家和所謂“威權主義國家”,用于促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自由、催生強大的公民社會、建立獨立的媒體以及推動人權與法治等。美國前聯邦眾議員羅恩·保羅曾表示,NED“與民主幾乎毫無關系”“是花著美國納稅人錢卻顛覆著民主制度的組織”。
20世紀80年代,NED與中情局合作,向波蘭的反政府組織“團結工會”提供資助。2011年4月,《紐約時報》報道稱,NED“核心受讓機構”向許多直接參與埃及叛亂與改革的團體和個人提供資金。2015年7月,俄羅斯總檢察院發布公告稱,NED通過控制俄方的一些商業和非商業組織參與抵制選舉結果、組織政治游行等活動,試圖影響政府機關決策和破壞俄軍形象,對俄憲法制度、國防安全等構成威脅,因此俄方將NED列為“不受歡迎組織”。近年,烏克蘭、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委內瑞拉等國政局動蕩的背后都有NED等組織的身影。
NED也是中國“民運”組織和“藏獨”“疆獨”勢力的重要資金來源。NED長期資助“世界維吾爾大會”“維吾爾人權項目”等“東突”組織。NED每年頒發所謂的“民主獎”,表彰“獲獎者”“在推動民主事業方面的執著追求”,“獲獎者”包括多個“藏獨”“疆獨”和人權組織。NED及NDI也是2014年香港非法“占中”和近期“修例風波”的幕后黑手。據多家港媒報道,NED、NDI等組織為亂港分子提供策劃、培訓、資金、物資供應、輿論造勢等支持,教唆他們從事極端暴力犯罪行為,煽動“港獨”分裂活動。“人權觀察”“自由之家”等組織也通過發布聲明、研究報告等方式歪曲事實,不遺余力支持反中亂港分子,污蔑中央和特區政府治港政策。此外,2017年12月,NED曾發表帶有強烈意識形態斗爭色彩的《銳實力:日益增長的威權影響力》報告,誣蔑中俄“脅迫、操縱外國人的觀點”。
美國的非政府組織為數眾多,有不少是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也有一些是帶有政治背景和目的、以合法面目為掩護從事侵害他國利益勾當的組織。基于確鑿事實和證據,中國政府宣布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五個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不僅有利于外界及時認清這些組織的“真面目”,顯著增加這些組織從事非法活動的難度,也體現了中國政府以鐵腕回擊美方借由這些組織挑戰中國和平穩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