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慧
民生工作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存發展的關鍵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和落實的核心工作,近年來黨和國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臺,大幅度改善了民生,民生檔案作為國家政策落實的見證和保障民生權利的重要依據,搭建起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緊密相連的橋梁。黨的十八大以來,泰興市檔案館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抓重點、抓關鍵,助推民生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豐富館藏,打造民生檔案服務主陣地
1.民生檔案進館常抓不懈。泰興市檔案館在幾十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機關部門、單位文書檔案為主,專門檔案、重要資料為輔,書畫、名人、重要活動、名特優產品等檔案種類為補充的館藏體系。館藏180個全宗,檔案347170卷、227661件,資料17628冊,其中職稱檔案、公證檔案、婚姻登記檔案、違紀檔案、林權證等涉及民生的檔案全宗30個,占總全宗的16.7%。近年來,除一如既往持續做好原有民生檔案全宗的進館工作外,還聯合市委農工辦開展土地確權檔案的規范整理和進館工作,共接收土地確權檔案14556盒、231770卷進館。業務指導科室的同志還經常利用指導的間隙,捕捉、挖掘散存的民生檔案,2018年在特種設備檢驗所(原鍋檢所)的辦公室,我們發現一批塵封多年、破敗不堪的知青檔案,經過規范整理和數字化處理,迅速進館入庫提供利用,為全市部分知青落實政策、維護權益解了燃眉之急。
2.服務方式連年創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維權意識逐步增強,檔案的服務功能已經不能適應公眾日益增長的利用需求。泰興市檔案館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方式,2013年在泰州市第一個取消了查檔收費,開設了信函、電話查檔便民渠道,同時不斷升級檔案查閱系統,進一步縮短查檔時間,提升查檔效率。2019年,市檔案館融入長三角查檔一張網,已經為不少周邊城市群眾查到了急需的檔案資料。市檔案館還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為民辦實事方面積極謀劃,試行周六值班和節假日輪休制度,為查檔群眾提供更為便捷的人性化服務。
3.民生檔案數字化落到實處。檔案數字化是檔案館推進民生檔案建設的關鍵工作,也是落實民生政策的有力體現。2013年,市檔案館以創建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為契機,全面啟動館藏檔案數字化工作。至2019年底,累計投入320萬元,館藏檔案數字化量突破90%,婚姻、公證等涉及民生的全宗數字化率達100%。2018年,泰興市委、市政府將市檔案館作為重要模塊,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一同規劃,一并實施,為全市檔案信息化建設插上了翅膀,屆時,全市將實現檔案館室聯網,群眾查檔方式更加優化,家門口查檔指日可待。
二、齊抓共管,規范民生檔案源頭管理
民生部門是民生政策貫徹落實的主力軍,是形成民生檔案的主陣地,抓好民生部門的檔案工作是落實民生政策的重要舉措。1999年,市檔案館首次和國土系統聯合開展檔案等級測評工作,揭開了全市民生系統檔案規范管理的序幕。
1.加強培訓指導,規范檔案源頭。市檔案館相繼與交通、工商、財政、國土、民政、稅務、宗教、供電、衛生等眾多與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密切聯系的民生系統聯合,由系統組織集中培訓入手,從最基本的檔案知識到檔案規范整理每個環節,講細講透,從源頭上規范民生檔案的產生。貼身指導、下潛式指導,確保民生系統的每個分局、每個站所都能服務到位、指導到位。近幾年,全市民生檔案工作成績斐然,多個系統舉辦了全市、全省的檔案工作現場會,如2013年的農保檔案現場會,2016年的雙擁檔案現場會,2017年的殘疾人檔案現場會,等等,無不彰顯了泰興市民生檔案服務的能力和社會影響力。
2.加強檢查監督,抓好驗收考核。實現民生檔案的可持續利用,建立規范的長效機制是關鍵。實施民生系統檔案規范化建設以來,民生檔案規范管理已經逐步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各系統對檔案工作有布置有考核,財政局、國土資源局每年都會和檔案部門聯合對所屬分局、站所進行考核驗收,并與年度績效掛鉤。
3.加強星級評定,提升管理水平。全市的民生系統檔案工作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力和有序推進,成績顯著。國土資源局創成5星級檔案室和4A級數字檔案室;國土資源系統9個分局,全部建成四星級檔案室;財政系統分局、所檔案工作均已達到三星級;交運、工商系統和全市宗教場所檔案工作全部達到星級標準。
三、以點帶面,加快村級檔案建設步伐
村級建檔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農民權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市檔案館始終將村級建檔工作作為推進村級民生工作發展的有力抓手,堅持早謀劃、重質效,村級建檔工作在泰州市始終處于先進方陣。主要特點有三個方面:
一是起步早。早在1998年,泰興檔案部門就已經將村級建檔工作提上了議程,首先在原燕頭鎮開始了村級建檔試點,經過市、鎮、村的共同努力,當年鎮內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建檔任務。2006年,原過船鎮殷石、褚港、仁壽村檔案工作通過泰州市認定,達到泰州市級標準,為全市村級建檔工作的全面推開樹立了標桿。2009年,泰興市制定并下發了《行政村檔案收集范圍和操作規程》,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村級建檔。
二是質量高。姚王鎮桑木村是新農村建設的先行村,原村支書“桑木扁擔”蘆玲芳享譽省內外。桑木村在歷年發展尤其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資料和實物等。市檔案館積極與泰州市館兩級聯動,幫助桑木村收集資料、規范整理,并協助完善檔案室硬件建設,促使桑木村建成了門類齊全、收集完整、整理規范的標準檔案室。2007年在桑木村組織了全市行政村檔案工作現場會,當年桑木村獲得泰州市一級檔案室稱號。2019年,市檔案館又在“少女之春”的故鄉虹橋鎮六圩村試點培植高標準的檔案室。六圩村村集體經濟基礎較好,村委領導班子檔案意識較強,不僅專門設置了寬敞的檔案庫房,還配備了密集架等檔案設施設備,聘請專人對村積存的檔案進行拉網式收集和整理,并將紅極一時的化妝品品牌“少女之春”相關的產品和榮譽檔案整理入庫,為六圩村延續了鄉村記憶,留住了鄉愁。
三是覆蓋面廣。在村級建檔示范村的引領下,2009年濱江鎮全面推進行政村建檔工作,全鎮行政村規范建檔率達100%,達到省二星級標準以上16家。2017—2019年,市檔案館相繼在黃橋、河失、張橋鎮舉辦行政村檔案工作培訓班,對鎮各內設機構部門、基層站所和行政村檔案人員進行培訓,為全鎮行政村檔案工作的全面推開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全市298個行政村,建檔率達80%。
民生工作關乎民生福祉,民生檔案工作任重道遠,泰興檔案人將始終以群眾的需求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開拓創新,砥礪前行,推進民生檔案事業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