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帆歸海澳,門迎萬里風,澳門正以嶄新的姿態自信擁抱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譜寫“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的青春詩篇。在這片千百年連接中西的地域,有許多藝術家,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澳門歷史與滄桑,文化精髓與繁榮發展。
李德勝
澳門著名畫家
澳門著名畫家李德勝,又名得成、得之,別署曲北齋、一得堂、筠荻草堂。1963年出生于廣東中山小欖。畢業于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獲得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中國畫教學研究碩士學位。
1988年 中國攝影十杰年賽第二名(深圳); “第一屆全澳實驗攝影比賽”彩色組第三名、黑白組第二名;
1989年“第二屆全澳實驗攝影比賽”黑白組第一名;
1990年“第三屆全澳實驗攝影比賽”彩色組第一名、黑白組第二名;
1994年“圣保祿學院四百周年攝影比賽”冠軍及季軍;
1995年“第二屆澳門藝術雙年獎”攝影二等獎;
1996年“第一屆澳門設計家雙年獎”電子媒介銀獎;
1998年“第十五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畫最佳創作獎;
1999年“第三屆澳門藝術雙年獎”中國畫二等獎;國畫《澳門印象》入選中國文化部主辦“中國藝術大展”
2001年畢業于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視藝術──教育專業,并獲優秀畢業生及獎學金;“第十八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畫最佳創作獎;獲埃及駐香港總領事邀請,赴埃及進行藝術交流及創作;
2003年“第二十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畫最佳創作獎及特別獎;
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并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第二十一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書法最佳創作獎;
2005年國畫《蓮花寶地》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百花獎”并獲銅獎;
2006年“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及攝影分別獲得十佳優秀作品;
2008年“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十佳優秀作品;
2009年“第二十五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書法最佳創作獎及特別獎;“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十佳優秀作品;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0年“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十佳優秀作品;
2012年澳門文化局主辦“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裝置獲優秀作品獎;
2013年湖南文化藝術聯合會,青年美術家協會及澳門基金會主辦“牽手丹青——湘港澳三地青年美術作品展”獲金獎;
2014年中國畫“寧靜的山村”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廣州繹趣堂主辦“山花墨韻”李德勝畫展在廣州展出;澳門文化局主辦“澳門視覺藝術年展”中國畫“鞍鋼印象”獲優秀作品獎。

李德勝是澳門美術協會理事;澳門水墨藝術學會副會長;澳門中華詩詞學會副理事長;澳門書法篆刻協會副理事長;澳門攝影學會大會副主席;是澳門較早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澳門藝術家之一。現任職于澳門藝術博物館。
從李德勝的藝術經歷來看,他少時即隨廣東書畫名家潘棟梁學習書畫。但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近十年的時間內,他的許多作品的表達形式卻是采用了攝影。在這個時期其涉足于設計、攝影等多種藝術實驗,這些探索經歷既與所處藝術多元時代相符合,又表現出地域文化帶來的思考。
從目前看,盡管李德勝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而又勤奮的探索者,而他仍然堅持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形式上的表現形式之一——國畫。這可能是一位畫家基于其藝術廣度,在向藝術發展過程中靜心思考和評估后的選擇,也可能是他一貫堅守文化初衷的結果。李德勝數十年來臨摹先賢的經典,認真揣摩,又經常去各地采風寫生,對繪畫與書法的追求從不間斷,樂在其中,師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推陳出新,故而繪畫藝術在近些年取得了長足進步,并得到藝術界的一致肯定。有人說:“他的藝業對于今日澳門以及內地的中國畫壇來說,可以說是頗具啟示性的。”(文丨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