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大連自貿試驗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也是遼寧省建設貿易大省、貿易強省的重要載體。相對于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是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佳、輻射能力更強的對外窗口。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發展,自由貿易港模式必將在全國推廣。鑒于此,推動大連自貿試驗區向自由貿易港升級具有重大的意義。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我國自貿試驗區的主要投資管理制度之一。大連是我國第一批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城市,其主要的實施地點就是自貿試驗區和金普新區。放寬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的市場準入規則,能夠使市場呈現出一種較為寬松的市場環境。
目前,大連自貿區已經開始實施“單一窗口”服務模式,涉及貿易監管的部門納入“單一窗口”管理平臺,出口退稅申報等功能納入“單一窗口”建設項目。自貿試驗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通關監管服務模式,利用分類管理模式進行監督管理,在自貿試驗區域建設與國際大宗類商品交易需求相吻合的外匯監督管理以及海關監管制度,有利于強化管理效果。
此外,建立在企業需求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倡導“以審代查”與“非侵入式稽查”的監管理念,建立海事、海關稽查監督管理制度,利于維護守法企業的合法利益、處理和嚴懲非法企業。利用以企業為單元與全程信任式監管結合的制度,可提高監管效果,降低企業的資金運轉壓力,利于促進企業內銷工作進一步開展。
大連自貿試驗區允許各類符合條件的資本在自貿試驗區增設保險企業、銀行機構以及各類貸款與融資企業。此外,也要探索建立和自貿試驗區發展目標相契合的本外幣賬戶管理監督體系。但需要注意的是,監管體系建設必須立足實際,確保其滿足本區域以及國家允許的資本項下結算業務的需求,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推動人民幣作為自貿試驗區跨境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拓展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允許自貿試驗區內符合互認條件的基金產品參與內地和香港基金產品互認,支持區內銀行按有關規定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放寬跨國企業外匯資金集中化運營管理的準入條件。
大連自貿片區把市場發展與企業需求作為發展依據,在現有的131 項省級管理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利用“五位一體”商事登記的確認制,基本實現了智能化管理目標。利用智能化確認和無人審批,加快了執照獲取速度,實現執照立等可取。
此外,大連自貿試驗區改變了人工審核模式,倡導標準適用管理理念,基本實現了行政審批標準化與可預期的目標,一般情況下半個小時內就可獲取營業執照[1]。
大連自貿區尚未有專屬的法律法規,而且在法律層面上沒有決策自主權。沒有及時完善并建立全新的制度,正是大連自貿試驗區的不足之處,導致相關制度改革和國際經貿規則不吻合,對大連自貿區向自由貿易港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2]。
大連自貿試驗區現行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沒有理順管理職能,存在效率低下、權責不清等問題。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合署辦公管理機制存在不足之處,沒有立足實際建設和完善制度,例如設備管理機制中,缺少對于機構、工作人員及各項職能的建設說明與標準。
同時,大連自貿試驗區內開發區域與保稅區域倡導分散管理,這樣就導致政策銜接與工序分工之間存在漏洞,出現分工不明及單獨運行等問題,缺少凝聚力,無法有效互補。因此,必須改革創新相關制度,確保開發區域和保稅區域二者之間的協調性[3-4]。
現階段,大連自貿區海關風險管理部門以及檢驗檢疫機構監管水平較低。對此,要立足實際,在監管舉措制定、監管制度建設、技術應用和人力資源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切實落實好風險管控監督管理工作。實現大連自貿試驗區當下以及長遠發展目標,必須注重風險管理工作,利用“一線放開”風險監督管理制度落實各項工作,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和創新制度。此外,應建立“單一窗口”等海關監督以及管理制度,強化大連自貿試驗區風險管理能力。
當前大連自貿試驗區與貿易港之間生產要素流動的差異較大,面臨很多制度障礙。例如需進一步建立人民幣匯率開放、資本項目放開、自由貿易賬戶機制;對人才的自由流動給予更多鼓勵和優惠政策,特別是完善外籍人員自由流動的鼓勵政策;建立信息流通機制;成立國際信息中心等。消除生產要素的流動障礙是實現大連自貿試驗區向自由貿易港升級的重要任務之一[5]。
大連自貿試驗區基本法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基本原則,是對自貿試驗區含義以及功能的定位。在基本法中,要對行政管理的體制以及投資管理體制化等進行明確規定。大連自貿試驗區基本法體現了大連自貿區的國際化能力,同時為自貿區的有效運營提供法律保障,可有效緩解自貿試驗區制度體系與地方法律法規的矛盾,利于實現自由、高效和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需要完善現行管理體系,優化“放管服”管理模式,強化大連自貿區治理體系朝向現代化管理方向發展,提升治理能力。
首先,在“放”的方面,應深化改革,鼓勵大連自貿試驗區樹立創新發展目標,更加自主和積極投入到各項工作中。不斷推進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減少限制投資領域,直接對標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事項,打造更加寬松的市場準入環境。
其次,為了落實現代化管理理念,需建立自貿區大數據全網管理模式,提高自貿試驗區監管與信用監管、智能監管的聯動水平。
再次,應提高服務的供給效率,加快形成“馬上辦、馬上改”的政務服務風氣,推進自貿試驗區內企業從開辦到成長的“一條龍”服務,推廣“最多跑一次”“政策兌現窗口”等措施[6]。
貿易監管體制效率高、貿易監管能力強是確保自由貿易港高質量運營和發展的保障。大連自貿試驗區要盡快完善區內貿易監管能力,建議如下。
首先,在已有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將企業運營信息與監管信息實時對接,利用智能化手段完成管理機構與企業的對接[7]。
其次,建設貿易監管全自動化港區,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控制等最新的信息技術與現代港口運輸核心業務實現深度融合[8]。同時,推動智能港口、智能物流和智慧航運的建設,實現真正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近3 年來,大連自貿試驗區在促進貨物自由流動方面成效顯著,而在資金、人才和信息自由流動方面也要實現制度創新。
大連可以發揮滬連合作機制的優勢,主動探索適應融入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新體系,建立與上海同步的金融制度,以便能夠第一時間運用上海自貿試驗區所推出的新金融制度。試行自由化外匯管理制度、發展離岸貿易和離岸金融的同時,還要提高大連自貿試驗區金融審慎監管能力。在人才流動方面,可在大連自貿試驗區內實施相對寬松的簽證政策,放寬大連商務人員辦理落地簽證的限制,并且簡化商務人員辦理簽證的事項和時間,使大連自貿試驗區的商務人員流動更自由。
大連自貿試驗區升級為自由貿易港具有很大的挑戰,但是自由貿易港的成立將會大大帶動遼寧省經濟發展。隨著法律不斷完善、行政效率不斷提升、貿易區貿易監管能力不斷升級,大連自貿試驗區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率將不斷提高,吸納外資的能力會不斷提升,進而促進經濟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