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各莊鎮人民政府 河北 唐山 063000)
以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來審視城鎮建設,可以發現當前基層城鎮建設方面仍舊存在亟待解決的難題,阻礙了城鎮建設工作的優化發展,尤其是當前新型城鎮化步伐逐步推進,使得城鎮建設、拆遷過程中面臨新的難題[1-2]。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分析當前城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有助于從深層次剖析人員構成及結構問題,為當下城鎮優化建設提供參考。
城鎮建設作為當前工業化及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對當地經濟及農村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加快城鎮建設、提升城市管理及搞好城市經營成為當前城鎮發展的重要課題。基于此,從人力資源角度來探究當下城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一些限制著城鎮建設順利開展的外部因素[3]。
在城鎮建設規劃前期,規劃落地難。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城鎮建設時,規劃專業水平有限,規劃落地管理能力弱。同時,工作人員在城鄉規劃及土地綜合利用方面的專業化有待提升。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看,在鄉鎮人民政府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項工作更多是以具體事務為中心,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潛能挖掘較低,對個人目標完成情況缺乏關注,缺乏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策略[4]。
在鄉鎮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知識以及技能培訓開展較少,制約了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高效開展規劃及建設工作,人員流失情況時有出現。
在鄉鎮人民政府推進城鎮建設過程中,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缺乏相應產業支撐以及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在鄉鎮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缺乏系統的基層政府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優秀的人才難以長期扎根基層,制約了城鎮建設的發展。而在城鎮建設監督方面,存在人員與崗位配置不匹配的情況。鄉鎮地區工業實力較弱,城鎮建設缺乏可持續動力。在城鎮建設、拆遷等項目開展過程中,當地生態環境的維護問題也值得關注。
城鎮建設是當代文明的標志,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城鎮化建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問題受到了業界及學界的關注。相關部門需要從多個角度采取多種措施來確保工作到位。基于此,應進一步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探析城鎮建設的優化路徑[5]。
在城鎮建設項目推進過程中,應當堅持規劃引領,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規劃構建以“1 個中心城市、多個特色縣城和重點小城鎮、工業園區”為支撐的城鎮發展體系。在具體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結合實際情況將該地規劃建成區域中心城市和重要門戶城市。與此同時,在規劃過程中,應當結合本地突出特色進行規劃,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型、山水園林型、商貿流通型城鎮,深入挖掘當地特色產業,使城鎮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得益彰。應當積極引導城鎮規劃由擴張性向劃定邊界、優化布局轉變,促使城鎮布局集群化、均衡化、一體化,綜合提升城鎮建設水準[6-7]。
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按照相關規劃情況合理開展人員分工,正確制訂項目計劃,在城鎮建設過程中堅持改革創新,深化用地制度改革,推進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同時,通過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助力城鎮化發展。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應注重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做好廣場以及公共綠地建設規劃,協調好當地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平衡。城鎮建設工作人員還應當做好城鎮建設安全施工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大力宣傳,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在當地形成關注、支持、參與城鎮建設的濃厚氛圍[8]。
為進一步提升城鎮建設水平,在做好前期規劃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基礎上,還應當制訂更合理的城鎮建設方案,借助公開會議等形式廣納言論,推進構建更科學、合理的城鎮建設方案。應當針對當地城鎮建設相關工作開展更具專業化的業務培訓,使城鎮建設管理人員以及一線工作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有效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施行合理的安置方案,確保被拆遷人的利益不受損害。同時要考慮不同群體的不同要求,使被拆遷人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在城鎮建設與拆遷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更為科學的安置補償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失地群眾的正當利益。可以采取貨幣安置、異地還地、自主還房、找補差價等方式進行補償。借助人性化的城鎮建設方案,有效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在城鎮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做好人力資源協調工作。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要結合具體工作提前謀劃部署建筑工地復工復產工作,精準服務建筑企業。結合鎮域建筑企業的實際,從針對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不斷優化。除此之外,城鎮建設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加強建筑工地現場指導工作。在復工驗收階段,應當做好城鎮建設的業務答疑、聯系驗收、現場核驗、協調事宜等工作,并從實際出發,強化安全生產培訓宣傳工作[9]。
一是做好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對重點企業的安全培訓情況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強化對外委派施工隊伍、勞務派遣工、臨時工安全教育培訓的監督管理,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安全生產培訓要求,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
二是建立警示教育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城鎮建設安全生產警示教育活動成果,形成警示教育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工作模式[10]。
三是繼續發揮好傳統媒體的宣傳作用,同時加強與新聞媒體聯系,借助傳統媒體的力量進行廣泛宣傳教育。
四是要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咨詢日、安全生產活動,進一步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增強效果。以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為目標,狠抓各項制度建設,為城鎮建設工作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人員及智力支持。
在城鎮建設過程中,要借助各類高素質人才來驅動城鎮建設順利開展。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審視城鎮建設工作,靈活依托當地下發的政策,積極招引人才,有效聚集各類人才。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健全流動機制,針對當地城鎮建設所急需的規劃、建設、監督等專業引進高素質人才,采取下派掛職、上掛鍛煉等方式建立區縣與鄉鎮公務人員雙向交流機制[11]。
與此同時,在招聘高素質專業人才基礎上,還應當對當地在職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借助對基層員工的業務培訓,使其對城鎮建設、拆遷等具體業務有更為科學的認知。完善人才培養計劃規劃,有助于促進基層工作人員專業技能與業務水平穩步提升,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緊跟時代發展并借助更具創新性的方式開展日常工作,有效提升項目效果。
在城鎮人才資源建設過程中,應當培養工作人員“以人為本”的工作態度,使其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城鎮建設工作。比如對需要購買樓房的拆遷戶,除享受優惠補貼政策外,還可用拆遷理賠款抵交樓房款。對確實困難的拆遷戶,在理賠款抵交樓房款后,差額欠款可在規定的時間內分期、分次還款,有效解決困難拆遷戶的后顧之憂。在指導相關鄉鎮拆遷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始終遵循文明拆遷、和諧拆遷的宗旨,確保鄉鎮工作人員遵循思想交流、說服感化為主導的工作方法,真心與拆遷戶交朋友、解難事。對于個別講不通、聽不進、搬不動的“釘子戶”則暫緩、后放,絕不強拆。城鎮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城鎮建設項目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開展業務培訓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據當地城鎮建設特色來調整人力資源配置[12]。
在開展城鎮建設、拆遷及回遷樓房不動產證辦理工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探尋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發揮專業所長,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切實有效開展城鎮建設考察、開發及建設工作,促進城鎮快速、健康且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