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悅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要“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綱要把教育事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確定為供給模式更多元的質量更優秀的教育,盡可能增大高質量教育資源的供給力度,讓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自考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構成部分[1]。推動自考課程教學改革也是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中側重探討個性化學習理念在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相關問題。
個性化學習是指學習人員的個體性的學習活動,其掌握知識的過程具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2]。各學習者在思想觀念、所掌握的知識、處理問題的水平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在學習的速度、探究知識的渠道等方面也有顯著差異。伴隨建構主義與情境認知兩種理論的興起,個性化學習有了充分的理論基礎[3]。個性化學習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能動性。在知識的講解與消化吸收方面,從以結果為導向向以過程為導向轉變,能夠讓學習對象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激發。第二,自主性。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達,讓學習活動變為人們自身的獨特學習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學習者能夠享有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第三,協作性。在互聯網這個開放式的學習平臺上,教師為所有的學習者創造與其他學習者一同探討的機會。
個性化學習理念下,教學實踐將學生作為主體,給予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廣泛的發揮空間。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課程的設立,都將學生的需求作為關鍵考慮因素。個性化學習理念在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集中體現在:第一,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并掌握正確的課程學習方法。個性化學習有利于學習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其終生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個性化學習提倡學生依據自身的特點、生活閱歷、知識程度等,自行選取與自身需求相一致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第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個性化學習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自行選取與自身特點相一致的學習方式和資源的機會,學習的效果必定突出。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知識得到有有效的內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使得第三,可以有效的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個性化教學強調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個性化教學合理地引入到自考本科課程教學當中,可以充分的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可以將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過程。
根據《綱要》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考本科教育中,應當塑造多樣化人才觀念,對學生個體的選擇予以充分尊重,支持并引導個性化發展,以多種方法培育多樣化人才。為此,在闡述個性化學習理念的基本內涵基礎上,本文分析了個性化學習理念在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而下文側重探討了基于個性化學習理念在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具體的研究和探討。
1)科學合理地設定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當是所有教學活動的立足點與落腳點,并且發揮著引導教學實踐開展的功能。一些學者經過深入研究指出,在認知方式、學習目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各學習者間存在很大差別。為此,教師應當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了解學生個體間的差別,盡可能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讓所有學生的需求都得到有效的滿足,選擇適宜各類學生的有差別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同時,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但要把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作為考慮因素,還應當將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程度作為考慮因素。在自考本科課程設立方面,學生應當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運用多種手段,為學生打造多種交際情景,制定多個教學目標,讓所有的學生的學習需求都能得到滿足,讓各種知識水平的學生都可以體會到進步的成就感,從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2)注重利于學生個性學習的教學氣氛。優良的教學氣氛是開展個性化教學的基礎,同時優良的氣氛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具有民主思想,不斷拓展學生能夠開展個體活動的范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自主思考的空間,增強和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在課堂上,學生應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應以親和的友好的態度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引導與支持學生發揮自身個性,讓其更高效地開展學習活動。
3)契合實際的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在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當堅持兩個原則:第一是,靈活性的原則。自考本科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必須要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契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和特征來靈活具備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確保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具體而言:第一,結合學生的學習動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習動機是指調動學習者學習積極性,讓其堅持較長一段學習活動,且讓學習行為向著預定學習目標努力的一種過程。對于自考本科課程的個性化教學而言,其應在掌握學生學習目的的基礎上,指引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科學的調整,且依托恰當的教學方式與教材強化學生的學習目標,優化學生學習習慣,讓學生取得更理想的學習成果。第二,契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來選擇教學方法。學生在心理特點、知識掌握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有一定差別,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體現出自身特點。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以教學目標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制定與其需求相一致的教學方案,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讓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得到滿足。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來開展自考本科課程教學。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多媒體教學擁有信息儲存能力強大、信息處理效率高、便于用戶實踐操作等諸多優勢,能夠讓各種學習水平的學生的需求都得到滿足,讓將學生作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有了實現的可能。
4)科學合理地實施自考課程個性化評價體系。在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時,教師應當運用個性化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才能發揮自身的激勵功能。教師在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應當將引導作為立足點,經過恰當的引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評價時,教師不但要將學習結果作為參考因素,還應當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作為參考要素;不但要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參考因素,還應當將學習態度作為參考要素。同時,在評價中也應充分凸顯出個性化的理念。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在確定測試內容時,應當綜合考慮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能動性的發揮等因素,支持與指引學生構成既達到普遍性標準又具有自身獨特性的素質架構,關注評價客體的創造力、發展潛力等,力爭以科學的評價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優良的品質。
總之,要想實現個性化教學,高校應當在自身條件不斷健全的基礎上,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和其他同類院校的成功做法,結合自身現狀開展全方位的變革,為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創造相適宜的環境,靈活器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建立個性化的課程評價方式等,確保自考本科課程教學的有序開展,有效提升個性化教學的實踐效果,切實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