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
(吉林省公主嶺市圖書館,吉林 公主嶺 136100)
從數量上研究圖書館中各種現象和依存關系,如圖書館經費和館藏規模的關系各種情報源之間的比例關系,館員工資增長情況和工作水平或效率的關系,科學技術進展情況和情報供需變化及知識廢舊方面的關系等等,這對于分析事物變動的影響因素的作用程度,加強圖書館情報系統的科學管理和改進計劃工作,都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各種社會現象的表現方面之一,在圖書館中亦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現象間的數量關系。
1)當一種現象的數量確定之后,另一種現象的數量也隨之完全確定,例如在確定(計算)館藏圖書總數時,如果各類(分類)藏書集合確定了,那么館藏總數從∑ni加以確定(式中A、Z表示中圖法和大類分類字母,∑表示從第一類一直到最后一類的連加,ni表示某類藏書的全部集合)。這種變量關系稱之為函數關系,研究這類關系是用數學分析的方法。
2)一個現象的數量確定了,而另一現象的變量還可能在一定范圍內有所變化。例如:各類藏書總數確定了,但讀者需求量有多有少,并不隨之完全確定。其他如館員工作效率與工資水平的關系,圖書情報資料費用的投資和以不同方面取得的技術進步幅度的關系等等都是如此,其原因是一個現象的變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錯綜復雜的關系有些屬于人們暫時還沒有認識的,有些雖被認識,但還是無法控制,再加上計量上的誤差,造成現象之間變量的不確定性。但是不確定的變量關系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經過人們大量觀察,會發現許多現象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規律性。例如:在一定范圍內期刊的累計數越大,則相關論文累計數也越大。在一定時期內,某一專業方面的新圖書出版量、出版種類越多(即出版周期越短),知識廢舊率就越高,舊書的剔除率也越大等等。我們稱這類現象的數量關系為相關關系,研究這類關系的理論、計算和分析方法就是統計相關分析法。
具體的說,統計相關分析就是要確定現象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并且找出合適的數學表達式,測定現象之間相關的密切程度并研究相關關系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又如何等等。
1)按相關的程度分完全相關,不完全相關,一個現象的數量變化由另一個現象的數量變化所確定,則稱這兩種現象之間的關系為完全相關,例如,對同一規格的紙張而言,每天的文獻復制費用S=全天復制量N(張)×每張復制單價P,即S決定于N和P。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關系即成為函數關系,也可以說函數關系是相關關系的一個特例。兩個現象彼此不影響其數量變化,各自獨立,稱為不相關現象。例如,圖書價格與圖書館人員出勤率不相關的。兩種現象之間的關系幾乎完全相關和不相關之間,稱為不完全相關,一般的相關現象都是指這種不完全相關,這是圖書館統計相關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
2)按相關的性質分正相關和負相關。兩個相關現象,當一個現象的數量從小變大,另一個現象的數量也相應由小變大,這種相關稱為正相關。例如期刊中的相關論文累計數隨著期刊累計數增加而增加。當一個現象的數量由小變大,而另一個現象的數量相反由大變小,這種現象稱為負相關。例如,圖書的流通周轉規模愈大,而流通費用水平則愈低。又如,圖書情報查準率越高則其查全率勢必降低,反之亦然。
3)按相關的形式分線性相關和非線性相關。對于兩個相關現象進行實際調查,獲得反映這個變量相關關系的一系列數據,一種現象的數值和另一種現象的相應數值。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確定一個點,如果這些散點分布情況大致散布在一條直線的附近兩旁,則這兩種現象構成線性相關形式。例如,圖書訂購量與訂購費用大致成線性相關,如果現象相關點的分布,并不表現為直線的關系,而近乎于某種曲線關系,則這種相關關系稱為非線性相關。如閱覽室的讀者閱覽時間與讀者數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就是一種非線性相關,由此我們說現象相關究竟取什么形式,必須根據實際經驗,對事物的性質做理論的分析才能恰當地解決。
4)按影響因素的多少分單相關與復相關。兩種現象的相關,即一個因變量對于一個自變量的相關關系,稱為單相關,又稱簡相關。當所研究的現象是幾個變量的相關,即一個因變量對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量的相關關系,稱為復相關。又稱多元相關。例如,一個綜合教師閱覽室讀者人數對閱覽時間和閱覽文種的相關便是復相關,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存在著多個自變量,可以抓住其中最主要因素,研究其相關關系和復相關化成單相關的問題。
總之,相關分析是研究相關關系的數理統計方法。它通過一定的相關關系方程式來研究變量之間的密切程度,從而可以從一個變量或幾個變量的取值去預測或控制另一個變量的取值。由于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與相關關系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函數關系在實際中常通過相關關系表現出來。而在對客觀事物的規律有較深刻了解時,相關關系又轉化為函數關系。因此,相關分析方法的應用較為廣泛,它可應用于圖書館工作中的讀者需求分析與預測以及其它圖書館的各項工作 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