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軒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為倡導人們節水理念,調查分析結果為政府在環境治理與環保理念方面的決策提供參考,以便有關部門根據目前甘肅省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生態環境問題作進一步措施,促使甘肅人民能在認知和行動上有所改變。
我們通過進行對民勤公眾沙漠化意識調查,可以較系統地了解沙區廣大公眾的沙漠化意識及對政府治理現狀的態度,從而獲得多年治沙實效的反饋信息。由于受今年特殊原因,成員無法到實地調查。為此,我們采取網絡問卷的方式進行了數據搜集。
問卷內容由10個問題組成,共包括公眾對沙漠化的認識、對沙漠化現狀的看法以及對政府治理情況的認知程度等。
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甘肅武威市、甘肅蘭州市,年齡結構20-30歲居多,有10%的受訪者處于31-50歲的年齡段,主要對象是學生,其余分布在農民、公務員和其他。
超過半數的公眾對當地政府的環境保護工作采取較為積極的態度,40%的公眾對于政府的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采取中立的態度,說明政府對于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對于治理措施的推廣需要進一步加強。在公眾認知層面,受訪的公眾對于政府相關措施的認知呈現相對認同的狀態。
在了解有關沙漠化和防沙治沙的相關信息的渠道方面,有20%和13.33%的受訪者是通過看電視新聞或聽廣播和上網瀏覽來了解,有6.67%的受訪者通過報紙來了解相關信息,當時很少人是從相關部門來了解信息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政府在有關沙漠化防治和信息的宣傳方面水平還有待提高,需要進一步利用自身的宣傳優勢進行科普和介紹。
當地居民對于土地沙漠化危害的認知主要集中于氣候惡劣、水源干涸、生態移民和耕地減少四個選項,說明這些問題是最困擾居民的幾個首選,并且主要集中于人們最為關心的經濟和身體健康方面。我們主要將其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日常生活的危害。土地沙漠化常導致交通受阻,流沙淤塞造成河道堵塞。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部分地區的環境已經不適宜人類的居住,容易造成心血管、肺部等方面的疾病,相關地區的有關部門因此采取了“生態移民”的措施。2)對農牧業的危害。土地沙漠化造成耕地減少、草場退化、農田固苗能力弱及單位產量降低、載畜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劇等。土地沙漠化造成了一些地區農民賴以生存的農牧業發展艱難,形成貧困的局面。3)對環境的危害。土地沙漠化造成了當地氣候干旱、水源干涸、降水減少、大氣懸浮物指數高以及病蟲害增多,這些都是其對于環境危害的體現。
有36.67%的受訪者認為當地的沙漠化情況大有好轉,但是共有63.33%的受訪者對近幾年沙漠化治理的效果持中立或消極態度。在圖6中,當地政府(環保局、林業局)或環保組織在治理方面的工作效果沒有為公眾所了解,只有3.33%的人對于其工作很有了解,有83.33%的人偶有耳聞,甚至還有13.33%的人沒有了解,可見在工作效果方面,各組織對沙漠化治理的力度和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在節水措施方面,水資源重復利用、定時定量取水分別占具體措施的80%和63.33%,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較為傳統的節水方式仍然是當地居民節水的主要方式,但是進行水權水價改革是水資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杠桿,是落實國家節水行動的重要內容,進行水權交易只有16.67%的人,說明推進水權水價改革仍需有一段距離。
有53.33%的受訪者提出需要加強植樹、防風固沙的措施,有16.67%的受訪者提出政府需要加強植樹規劃,提高植樹的存活率,這也從側面說明有關植樹的措施落實不到位,一些植樹的活動還流于形式,植樹真正的存活率沒有保證。并且,分別有6.67%的人提出中央需要加強政策支持和推進水權改革,但事實上,這兩項都是中央重要推進的兩項政策,一個是政策傾斜,一個是水權改革,這也說明了當地在這兩項政策的落實上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此外,分別有3.33%的人提出加大宣傳、加強南水北調和嚴查款項,說明公眾對于政府改善沙漠化所做出的貢獻有一定的不滿意,相關的政策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我們初步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雖然當地生活貧困,并且部分人對當地沙漠化治理的效果不是很滿意,但是總體而言,大多數人對于沙漠化治理的呈現偏積極態度,并對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與防治土地沙漠化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問題也有較客觀的認識。并且,大家普遍對國家、地方政府、集體和個人在治沙中各應擔負的責任有明確的態度。
水權水價改革是水資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杠桿,是落實國家節水行動的重要內容,不管存在多少困難,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勢在必行。推進水權水價改革,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向各家各戶宣傳水價改革的必要性,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要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節水能力,降低用水定額,真正將水價杠桿作用發揮出來。
雖然現在很多地方對植樹的實效越來越重視,但“年年植樹不見樹”的現象依然存在并重復上演著,很多地方很多時候都只是為了完任務,也不管什么地理位置適合種什么樹,無法保證植樹的成活率。這種流于形式不僅無功,反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影響了真正的綠化大業。各地應加大對綠化植樹的監管,莫讓植樹成為植“數”。
政府加強開展荒漠化防治主題宣傳,就防沙治沙、保護環境開展地區活動,例如凈化林區垃圾比賽、評選家庭產出垃圾最少者等等,設置相應的獎品以調動人們改善環境的積極性,通過加強與群眾聯動,提高群眾參與沙漠化防止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共同將沙漠化防治宣傳活動落到實處,貫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