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新型冠狀病毒大規模交叉感染的壓力,臺“教育部”日前宣布寒假后開學延后兩周到2月25日開學。中小學家長一片哀號,紛紛詢問哪里可以托育小孩,更重要的是防疫期間在線學習如何保障。
臺灣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推動“行動學習”,但一直無法普及,今年疫情導致各級學校不得不延后開學兩周,意外促成在線教學平臺發展的契機。以島內知名度很高的均一教育平臺為例,停課后使用人數是去年同期(寒假期間)的2.2倍,每天使用人數維持在1萬人以上,最高接近18000人,這是往年不曾出現過的現象。
不過,多數公立學校受限于網絡帶寬、載具不足,加上教師未必具有信息素養,對在線教學很不適應。有教師稱,老師和學生平日是否熟悉相關硬件、平臺等操作方式,都會影響在線教學的參與度。24日,臺灣微軟攜手“教育部”、各級學校及業界伙伴,共同宣布微軟結合教育云端賬號全面開通,預計全臺中小學超過250萬名學生及20萬名教師受惠,接下來將協助7000名大陸學生以及不在臺灣的港澳各地學生。
臺灣教育網站“翻轉教育”一篇分析稱,大陸因幅員遼闊、香港因曾經的“非典”疫情,各自發展出成熟的遠程教學。臺灣雖然也推動“行動學習”,但只在少數學校熱情教師的帶動下做嘗試。
在遠距離教學方面,臺灣十分推崇香港城市大學。《經濟日報》24日稱,香港城市大學1月底啟動在線教學,學生在線更樂于提問,讓老師得到很好的體驗,從中發現網絡教學的樂趣。報道提到,該校未來將進一步探究網絡在線教學,并開展虛擬實驗的相關研究。
當然,香港網絡教學也有一定改善空間。據中時電子報早前報道,在“修例風波”、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香港不少高校這段時間都實行網課,有大陸學生抱怨網課缺乏互動、有噪音、網速慢、視頻質量不佳,甚至有老師連視頻、音訊都未錄制,僅僅上傳了剩余課程的幻燈片。一些學生要求退學費或學校補貼。▲
(余潞)
環球時報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