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武
(安徽省五河縣圖書館,安徽 蚌埠 233300)
在全國深入開展全民閱讀的背景下,基層公共圖書館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家庭閱讀推廣實踐活動,不斷進行探索,積極開拓創新,逐步促進我國家庭閱讀朝著常態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方向健康發展[1]。
1)推廣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國大部分縣級行政區達到了公共圖書館“一縣一館”的服務網絡設置,但在家庭閱讀推廣方面,我國還沒有借助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網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活動的計劃。由于我國不同的區域之間在文化、經濟發展水平上嚴重失衡,因此不同地區之間發展公共圖書館的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進而導致家庭閱讀推廣體系建設不均衡的現狀。
2)家庭角色缺失。一是家庭藏書數量較少。我國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造成不同地區的家庭在藏書方面存在嚴重不均衡的現象。二是家長角色缺失。在我國的很多農村地區,父母為了生計問題常年在外地打工勞務,不得不將年幼的兒童留在老家交給父輩看護撫養,由此引發了很多的社會問題。作為祖輩的爺爺奶奶的文化知識水平一般很低,無法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很好地發揮閱讀在家庭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1)完善閱讀推廣制度。圖書館要想進一步強化閱讀推廣制度建設,就要逐步建立健全閱讀推廣各項體制機制。具體地說,就是在圖書館在規章制度中明確并細化閱讀推廣的工作規范,結合本圖書館的資源情況和本地閱讀發展的具體狀況,有針對性地出臺有關發展閱讀推廣工作的長期規劃,積極建立閱讀推廣長效機制,對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制度不斷予以完善,切實提升決策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對全館閱讀活動的指導作用[2]。
2)建立健全家庭閱讀推廣工作機構。一是明確將閱讀推廣工作確定為核心業務和主要業務,重點抓好落實。只有在清晰定位后,才可以徹底轉變思路觀念,樹立更明確的工作目標,有利于對閱讀推廣工作的可持續開展[3]。二是獨立成立閱讀推廣常設部門。該部門負責管理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真正發揮對閱讀推廣工作的指導以及服務作用,促使閱讀推廣活動得到順利開展,使該項工作常態化。三是以家庭閱讀、全民閱讀為論題深入開展研究和分析。定期地對基層公共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行總結,不斷強化對閱讀推廣理論和圖書館學專業理論的研究和學習,保證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前瞻性。
3)加大對閱讀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各圖書館應當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深入開展閱讀推廣人培訓工作。各圖書館應立足本館資源優勢,積極聯合社會閱讀推廣人資源,全面開展閱讀推廣人才建設活動。借助有針對性、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閱讀推廣水平,建設一支隊伍穩定、規模適當、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閱讀推廣人隊伍。比如:2015年,溫州市圖書館在社會上招募了一定數量的志愿者,同時建立了溫州親子閱讀推廣人資源庫,對入選資源庫的推廣人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深入開展了“小手牽大手”等閱讀推廣培訓活動。
4)探尋“圖書館+家庭”機制。一是構建家庭閱讀空間。首先,建立適合家庭成員共享的閱讀空間[4]。例如,面向幼兒家庭的玩具圖書館,在館內提供玩具書、拼圖、立體書、建筑模型等,使家長在參與兒童玩耍的同時了解兒童的身心特點,為親子交流搭建平臺。針對創新教育打造有“創客空間”圖書館,引入創客文化,為兒童量身打造智能化、有啟發性的課程,培養兒童的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并將科技理念融入家庭中。針對藝術教育打造新型藝術空間,為家庭讀者提供講座、沙龍、藝術賞析等活動,提升讀者的藝術素養。其次,營造城市新型公共閱讀空間。近幾年,環境優雅舒適、設計新穎獨特、臨近人流密集區的微型公共閱讀空間受到了人們的青睞。這種新穎的公共閱讀空間大多是社區圖書館,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利用,是一種將圖書館搬到群眾家庭的新模式。最后,探索家庭圖書館的營造方法。近年來,我國部分公共圖書館開始探索一種與家庭聯合的閱讀空間——家庭圖書館。家庭圖書館一般是由圖書館出面篩選一些家庭藏書豐富、閱讀氛圍較好的家庭,通過資源支持、外借服務、活動定制、館藏定制等方式推動家庭成為社區居民的閱讀空間,并借助小型閱讀分享會、共享閱讀資源等方式調動更多家庭參與到閱讀中。二是開展體驗式家庭共讀計劃。首先,手工制作。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圍繞不同的閱讀主題,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帶著孩子去感受生活,如折紙、涂色、積木拼搭等,兒童作為活動的主體,在家長、館員的共同引導下尋找材料、構思情節,這種活動具有很強的參與感,有利于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其次,角色扮演。一般是由讀者扮演文學作品中的角色,再現書中的情節或創設新的情節。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結合自身情感體驗通過即興對話、歌舞劇等方式,模仿書中的情節或是創意改變,為孩子們創造合作分享、主動探究的機會,這也有利于促進家長與孩子們的共同成長。最后,仔細觀察。很多科技、博物類書籍中有著大量的知識,而緊張的城市生活也讓很多人渴望親近大自然,部分圖書館迅速捕捉到這一趨勢,推出了自然觀察戶外閱讀活動,號召家長帶領孩子們閱讀科普讀物、親近大自然以及與之有關的自然文學。例如,2016年寧波圖書館舉辦的“大山雀自然學堂”就號召了幾百個家庭共同閱讀博物學書籍,這對于培養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理念起到了有效作用。
5)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家庭閱讀推廣的開展不僅要依靠傳統途徑,還要發揮互聯網的作用,要憑借門戶網站、微博、互聯網、微信等形式發布活動公告,對圖書館的服務及資源進行介紹。圖書館應進一步加大對“互聯網+”行動的資源投入力度,在家庭閱讀推廣中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例如,圖書館可以通過信息互聯網、移動網絡、電視網、廣播網等介質,擴展家庭閱讀服務的領域,利用數字電視、手機、電子觸摸屏、平板電腦等信息化終端深入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活動,實現線上線下互動互通,及時準確地給讀者推送感興趣的閱讀讀物。
總而言之,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方面任重而道遠,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基層公共圖書館要切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探索創新,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活動,使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