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陳 蓉
(大英縣實驗學校,四川 遂寧 629300)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來增加對語文課程的理解和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根據(jù)想象和對文中事物的記憶力,能夠通過閱讀學會自主理解、自主朗誦、自主表演、自主想象等的能力,提高在語文學習之外的應用。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學生本身自我的自信心、能夠有融入自己的表情色彩去完成閱讀,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能和生活相結合,提高整體的自我學習能力。
1)舉辦閱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老師能夠和孩子共同參與閱讀實踐活動,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共同閱讀,體會聽與讀不同的意境,學生在起初聽比讀更能體會和理解文中的意思,所以讓學生、老師互相朗讀。大聲的閱讀和朗誦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朗讀過程中,用語音、文字交互的方式去傳送到大腦中,進一步去記憶和想象,對于不理解的語句要反復閱讀,可以讓學生先背誦下來,然后老師指導根據(jù)單個字、單子語句進行理解,最后以段連起來解釋,直到學生能夠有個初步的理解為止。
在朗誦過程中,學生和老師的朗讀所帶的情感色彩也各不相同,所以老師也需要盡可能的先聲情并茂的朗讀給學生聽一遍,讓學生自己根據(jù)老師的朗讀所理解程度,再自己去朗讀,進而增加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間可以互相朗讀,古詩詞、故事書、古典詩詞等等對學生有幫助的書籍,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文中的語言描述的真善美。
2)學習朗讀技巧。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前期培養(yǎng)需要從小學語文抓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愛好和閱讀的好習慣應該作為老師的首要教學目標,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經常鍛煉學生的語文朗誦能力,加深理解文中表達的意思,并從中學習字詞句的使用方式,以便在實際生活中更加靈活的運用所朗誦過的字詞句。小學不同年級的學生閱讀課文時,其對語文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各年級老師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材料,使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達到閱讀目的。朗讀有要技巧性,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比如:有對白就讓兩名同學各自朗讀一段,在讀和聽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凸顯學生的閱讀主導性。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就是老師引導學生去朗讀和背誦和學生之間的互相背誦和朗讀,但是需要讓學生個人認識到需要在閱讀中占據(jù)主導作用,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性、積極互動性和獨立閱讀能力。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需要時刻提醒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要讓學生自己能夠積極熱情的去閱讀和朗誦課文。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同時也需要適時的提出在閱讀過程中的一些側重點和要求,不能盲目隨意的去閱讀,導致沒有任何收獲。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的閱讀要求也要適當調整,不能過重的加深學生負擔,逐漸讓學生在閱讀中占據(jù)主導作用。
4)重視語句的學習和理解。在閱讀之前首先要學習好字詞,才能為閱讀做好準備。課文都是由單個字、詞語組成,在閱讀課文之前,必須要學習、理解和掌握單個字詞以及組成的語句,在后續(xù)的閱讀文章中就能夠發(fā)揮更高的水平。學習字詞語句可以通過讀、寫、背、組詞等多種方法結合來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通過檢查的手段來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生在學習、背誦字詞之后,可以采用聽寫的方法來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聽寫在小學教學中是一種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使用的一種的教學方式。聽寫過程中不能到達老師的預期要求可以采取反復多次聽寫的方式來督促學生掌握本章字詞。聽寫不單單是只要記住字怎么讀,怎么寫就可以了,還需要在認字、讀字的過程理解其本身的意思,哪些字可以造句,那些字是近義詞,多音字等,這就提高了學生對聽寫的要求,整個聽寫過關的話,不僅能夠充分掌握字詞的意思,還能自己根據(jù)字詞造句,這樣就養(yǎng)成了一種良好的習慣。不會只是為了聽寫而去單一的背誦。老師應該在學習過程中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和學習方法,培養(yǎng)認字、造句的興趣,積極鼓勵學生多學習認字、造句閱讀,不斷積累知識,最終達到在生活中可以學以服用的效果。在造句和詩詞的學習練習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和學習,為閱讀做好基礎功課。
5)注重情境教學的方法。情境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音樂和閱讀相結合、影音視頻的方式、表演的形式等都可以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的學習興趣。在枯燥的閱讀學習過程中,一味地采取老舊的教學方式,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愛好,反而會厭煩對閱讀的學習。通過引入影音視頻多媒體、音樂等方式,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多媒體影音的教學過程中,由好奇轉變?yōu)榕d趣。老師在挑選影音媒體時要結合教學的閱讀文章,符合該篇文章的意境和氣氛使之能夠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在教學過程中,兩人一組,一人朗誦一人理解,通過該種方式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達到學習的目的。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還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
表演模擬情境更能夠讓學生在表演中扮演角色,融入角色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在語文拓展閱讀中很多寓言故事,可以通過服裝、頭飾等的裝扮,以文中的形象角色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比如把羊、貓等動物的形象讓學生扮演出來,很好的融入到閱讀的情景中,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徹底的喜歡語文拓展閱讀。
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較少,在閱讀表演中,出現(xiàn)一些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鼓勵、表演、贊賞等方式來持續(xù)的為學生加油鼓勁,在學生表演和投入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能夠完整的閱讀下來。不能遇到不會讀、緊張錯誤而輕易放棄。
在開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和情緒尤為重要,通過不同的情境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演能力,促使學生對語文拓展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的引導也相對比較重要,要對學生有忍耐和糾錯的包容之心,并且要經常鼓勵教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學習的好習慣。教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記憶力。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隨時融入其中進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