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芬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茶嶺鎮綜合文化站,安徽 安慶 246100)
由于現代社會的進步,導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享受生活,一些老年人因為國家的養老政策,開始展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放棄以往圍繞著孩子孫子生活的習慣,開始為自己而活。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體驗前所未有的感受,從而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也沒忘記關注文化活動的實施質量[1]。群體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模式各種各樣,讓人們能夠在體驗中感受到文化的內涵。群眾文化為人們除去工作的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生活更加美好。
何為志愿者,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個人時間不求回報地奉獻給社會,使社會能夠得到發展,群眾文化就是除去工作時間,利用個人空閑時間來組織和拓展群體文化活動,而群眾文化志愿者就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拓展活動,無私地幫助他人,輔助他人,服務于文化活動的人,可以將群眾文化志愿者理解為,是群眾文化的傳播者,為人們傳遞愛心和群體文化精神,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對于這種群眾文化的傳播者當然是越多越好,群眾文化的傳播者越多越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2]。人民群眾是基礎,人民群眾的生活能夠直接反映國家的發展情況以及經濟水平。根據現在的調查情況了解,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年齡偏老齡化,一般在45歲以上,因為這樣的人群生活狀態平穩,沒有經濟壓力,也愿意去參加群體活動,而少年和青年面臨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是非常巨大的[3]。因為群體文化志愿者的年齡水平失衡,導致人們在認知參加志愿者活動上就會產生一定的誤解,為此應該更改這種情況,在學校教育和工作中應培養志愿者意識,讓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時就能夠學習到志愿者思想,志愿者思想是一種偉大又無私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志愿者思想,使學生在小的時候就能參加志愿活動,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思想,豐富自己的生活。在企業工作中,應該培養這樣的志愿者精神,讓人們在生活中也可以能夠豐富自己的內涵,增加自己的思想水平。這樣能夠讓人們意識到群眾文化活動在不同年齡段都能夠開展,讓這種活動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化,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文化氛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在現在的生活中,人們缺少精神上的滿足,物質上的滿足不能夠使人們感覺良好,但是精神上的滿足卻可以充實一個人的一天,而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人民群眾的精神滿足。在人們缺少精神文化的時候,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就是必要的存在,讓人們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體驗到不一樣的感覺,現階段的群眾文化活動漸漸地被人們所接受,因此開展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讓人們通過群眾文化活動來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可以舉辦像廣場舞這樣的活動,群眾志愿者們將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活動,每個年齡段的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快地帶動學習慢的,每個年齡段的人在一起進行學習,一起運動,這樣既鍛煉了身體,也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這樣有利于人們之間的和諧相處,共創美好的和諧社會,從而促進人們的關系發展[4]。
因為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待遇,人們更不愿意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只是蜷縮在自己一個小小的空間中,麻木地活著,這樣長時間的生活下去,漸漸地疏遠了人群,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工作雖然充實了生活,但是人們精神領域卻是真實的缺乏,總是在手機上觀看視頻,沒有真實的接觸生活,對生活的喪失熱愛,總是網絡上觀看一些的段子和嚴重不符的三觀理論,然后運用到生活當中,這樣放棄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變得墮落。群眾文化在現代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道德水平也在增加,但是也面臨著考驗[5]。世界太過于繁華,很有可能走錯一步就迷亂了眼,為此,群眾文化志愿者擔起責任,通過不同樣的推廣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群體文化,增加自己的文化涵養,讓人們能夠在群體文化活動中提升道德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精神,使人們在接觸過程中深受感染,志愿者精神本來就是一種正能量的體現,這種正能量有效地促進現實社會的文化發展,有著很強的感染力,讓人們在接觸過程中就受到感染,使接受到感染的人們可以自行地加入到活動中去,促進社會的發展,從而實現和諧社會[6-7]。
綜上所述,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心過于浮躁,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不要沉迷于網絡。群體文化活動有利于降低人們浮躁的內心,而群體文化志愿者更是群體文化活動的領路人,所以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實踐中是非常必要的存在,它有利于推廣群眾文化發展,促進文化社會建設,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讓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