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卓華
(重慶市江津中學校,重慶 402260)
對于學生來說,學好英語這一基礎學科是極其重要的,當今世界在經濟、文化方面儼然已成為一個整體,而英語是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公認的第一學習語言,因此被普遍學習和交流。初中英語閱讀策略的運用與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英語成績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活動之前必須進行充實的準備,接下來我就具體地談談我個人對于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幾點意見。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著重考察對初級英語的掌握,難度總體來說偏小,主要考察學生對英語的整體掌握能力,英語單詞的儲備量以及對英語句子的翻譯能力,而近年來,英語閱讀理解的題材也是各式各樣的,涉及科學知識、天文地理、文化歷史、社會新聞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考察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同時,其內容更與當下時事熱點緊密結合,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層面,有助于他們全方面地了解英美先進文化,充分感受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促進對外的交流學習。
1)單個單詞認識頻率高,組合認知低。通過對學生所做閱讀理解題目分析得出:很多學生對單個的單詞含義和作用比較了解,但是如果對一些單詞進行組合,學生就很難判斷如何應用。這一點在閱讀理解中很容易體現出來。比如,部分閱讀理解的題目雖然是名詞,但是可能涵蓋一種動作或者是一個故事,所有的情節都圍繞著這個名詞展開,學生只是單純地理解單個的單詞,對閱讀的深入理解沒有過多的幫助。但是,學生認識這些單詞并且熟悉這些單詞的應用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和核心,如果學生不認識單詞就很容易造成閱讀斷層。閱讀理解中常常考的題型也有關于個別生詞的作用理解,這時候如果學生認識這些生詞就能很容易獲得分數。
2)閱讀理解全文,時間花費過多。大多數學生沒有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采取的是通篇閱讀和理解的方法。其實適當地舍棄一些不需要閱讀的內容對提高做題效率有著直接的幫助。眾所周知,現在的初中英語考試時間十分緊張,學生想要獲得高分僅僅依賴于閱讀理解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一種科學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些學生會選擇跳讀法或者是關鍵詞法節約做題時間,但是運用不當很容易導致偏離全文主題,最終無法獲得分數。還有一些學生可以很快地完成閱讀,但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文章中再次尋找答案,沒有學會正確地運用思維導圖。
3)信息收集的困難。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考的是學生信息搜集的能力,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搜集最多的信息就能獲得高分。學生沒有搜集信息的概念和意識,腦海中沒有主次之分,常常在一些不重要的閱讀章節中花費時間。學生要想激發頭腦中的知識儲備,必須克服常用的思考形式,利用新的方法去找尋最重要的信息。另外,教師沒有在閱讀中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使學生無法有效感知閱讀重點。
1)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地運用略讀和精讀這兩種較為常用的閱讀教學方式。略讀,簡單來說就是 粗略的讀,這種閱讀方法主要是為了提高閱讀的速度,對于精準度沒有過高的要求,略讀只需要學生把握住文本材料的基本內容,抓住關鍵的東西就行了。學生進行略讀的時候,極易受到英語詞匯量的影響,以致繼續閱讀遇到阻礙,部分初中學生在遭遇到這樣的學習困境時,經常會選擇放棄繼續閱讀。這時候教師就需要運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鼓勵他們去查閱英語工具書或者向其他同學請教等方式明確單詞的意思,另外還可以結合句子的大概意思來推測單詞的意思。精讀的閱讀方法則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標注出不理解的單詞、句子,同時關鍵的地方還要做上精準的記號。所謂精讀其實就是要求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反復鉆研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在英語精讀的同時,學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積累更多的英語單詞量。
2)從閱讀理解技巧分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1)分門別類識別文義。英文閱讀不同于中文閱讀,英文閱讀沒有文體之分,而對文體的區分就體現在內容上,反映在解題思路上,若閱讀內容為敘事,則需要把文中出現的英文人名和地點以及做的事作重點標識,若閱讀內容為論述類,注意文中出現的英文人名和研究機構等等,遇到不會翻譯的重點詞或詞組要勾畫出來,這樣做題更具準確性,是做英語閱讀理解要掌握的基本技巧。(2)統攬全篇摘錄要點。英語閱讀理解是對英文整體的認識理解,做閱讀理解時,時間緊,任務重,完全翻譯每一句要花費大量時間,往往需要邊讀邊做,在通讀全篇的基礎上,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個別英語單詞短句做標記,將要點摘錄下來,答題時自然可以做到省時省力,這是做閱讀理解的關鍵一步。
3)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使用技巧。想要讓學生充分掌握思維導圖,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閱讀文本中,教師一定要教學生正確的閱讀順序和閱讀方法。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粗讀文本,通過把握文章的大概主旨,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讓學生通過找尋關鍵詞,再結合找出來的關鍵詞深入理解概括描述內容。這樣,學生會逐步形成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跳讀尋找文章內容的方法。學生通過總結每個句子中的關鍵內容,迅速地形成句子圖冊,這樣學生就可以大概地理解文章內容,形成較強的思維邏輯。再次,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細讀文章內容的技巧。教師可以巧妙地設計一些具有特色的語句,如一些常見的句型結構、知識結構等,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不斷獲得需求的信息,這些知識的積累不僅不會脫離原來的語言環境,還能保證內容構建的完整性,從而保證閱讀理解教學的整體性。比如八年級上的第二單元第二話題Section C What Mothers said to Eat這節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圖形工具做一個思維導圖,將文章中的四個媽媽說的內容做成思維導圖,學生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把課文的信息提煉出來,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回答問題,最后再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復述,達到信息的再整合。
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思維導圖分層,讓學生更好地完成適合自己的學習部分。對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思維導圖板書來復述課文,讓學生從簡單的地方學起來;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設計一些分支較多的、網絡結構復雜的思維導圖,這樣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策略的運用與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提升英語成績起著關鍵作用,是廣大初中學生關心的問題,要想學好英語閱讀不能一步到位,在講究方法和技巧的同時,更需要學生們付出努力和耐心,學好英語閱讀,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信自己,把英語閱讀當做興趣,就會發現學好英語閱讀并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