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星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其文化自信和核心素養(yǎng),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僅僅依靠課堂理論教學顯然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貫徹落實思想教育方針,形成系統(tǒng)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入管理內容,讓學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形成高尚的品格和自律品質。
現(xiàn)代社會經濟的高度發(fā)展使得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頻繁,尤其在互聯(lián)網高度發(fā)展背景下,文化的輸入開始呈現(xiàn)出多樣化,這對于高校大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也帶來較大的影響。大學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形成階段,而學生對于信息的篩選、辨別能力不足,難免會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擾。因此,在高校中加強思想政治高地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文化自信,強化其社會認同感,堅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高等教育教學模式雖然取得了較大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但是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傳統(tǒng)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下,大學教育往往側重于學生專業(yè)能力提升和學習成績的進步,對于其個人素養(yǎng)和思想狀態(tài)則關注程度不足,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作為必須學科,但大多學校的上課模式仍是“大課”模式,教師和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課程教學效果不佳,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教師采用的授課模式比較單一,體現(xiàn)出的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缺少互動性的課堂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另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關注不夠,缺少相關的活動開展和社團建設??偠灾趥鹘y(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比較單一,顯然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影響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和管理效果。
現(xiàn)階段,大學教育呈現(xiàn)出開放式的模式,使得大學生教育與社會教育聯(lián)系日趨緊密。尤其在互聯(lián)網、新媒體高度發(fā)展情況下,學生接受知識和了解事物信息的渠道日趨多樣化。正如上文所言,由于大學生對于信息辨別能力不足,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不斷在充斥著學生學習和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大學生健康發(fā)展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在新時代下,隨著商品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不同文化的交織碰撞,使得大學生價值體系正在一元主導向元化并存轉變,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唯理主義,出現(xiàn)了以“成績”論成敗,以“金錢”論成功,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觀念[1]。這種多元化的社會現(xiàn)象對于在校大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導向影響,這已然成為阻礙大學生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因素。
“師者,傳道授業(yè) 解惑也”,教師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創(chuàng)先思政教育培養(yǎng)模式,培育精神和引領文化,堅定大學生的理念信念,促使思政教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思政教育中,馬克思主義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課堂教育仍然為思政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堂思政教學和德育教學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引導。同時,要積極發(fā)揮思政教育工作隊伍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堅定理念信念,提升自我的政治素質、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進而提高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2]。為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堅實“立德樹人、育人為本”,打造“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教學模式,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和思想行為,不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客觀認知和評價自己。
在互聯(lián)網高度發(fā)展背景下,學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打造“網絡高地”,充分發(fā)揮新媒體、融媒體的優(yōu)勢,全方位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構建新媒體平臺,擴大新媒體平臺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實現(xiàn)對在校大學生的全員覆蓋,如學??梢岳梦⒉⑽⑿殴娞柕仍趯W生生群體中搭建平臺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交流和教育。其次,要注重新媒體的信息內容建設和推送,對于信息的推送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和貼近生活,迎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打破固有的思維框架,在宣傳內容上尋找新的切入點,吸引學生融入到平臺建設中來[3]。最后,在教育課程和教學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積極打造“慕課”“微課”教學模式,形成互動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要緊密結合時代背景,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理念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
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形成多樣化的宣傳和教育模式,充分運用多種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開拓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一方面,要積極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載體,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把思政教育從課堂內帶到課堂外,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根據(jù)地”“革命紀念館”等,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如去福利院、養(yǎng)老院看望慰問兒童和老人。一方面,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以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形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從而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當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一些學生關注的具有現(xiàn)實性和普遍性的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討論、辯論及演講等活動。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新媒體管理中來,實現(xiàn)學生與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互動交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