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慧
(內蒙古興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代教學的需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借助計算機技術,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與其能力水平、學習風格相匹配的設備資料,對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去學習。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教育技術與信息兩者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了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是符合現代教育需求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將英語教學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它打破了時空、地點的界限,學生不再只依靠課堂學習英語知識,還可以借助網絡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大學生mocc、微課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線上學習平臺。對英語這種語言類的學科,單純的依靠教師一個人進行知識的講解,會使英語教學十分的乏味。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出現很好地改變了以往的英語教學。通過微課堂學習,借助多媒體技術對課本知識進行播放,營造了良好的上課氛圍,英語知識不再是僵硬的字母,英語課堂變得有活力,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課堂上部分學生可能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對部分知識掌握欠佳。借助微課堂,學生可以對理解不到的知識進行再次觀看,更好地鞏固知識,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使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更好地開展,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線上學習平臺。英語教師可以在這些平臺中進行選擇,課前將相關的教學內容上傳到這一平臺,充分體現出線上平臺的優(yōu)勢。課后,教師可以將上課未完成的內容上傳到這個平臺中。課后,教師可以將自己上課所講的內容再次上傳到這個平臺中,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欠佳,很多時候跟不上節(jié)奏,通過線上學習平臺,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查缺補漏。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基礎水平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進行線上作業(yè)的布置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上述情況,對每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作業(yè)布置,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教師要進行備課,準備與上課內容相對應的教學資源。同時,在上課前教師將對應的內容要求上傳到線上平臺并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相對應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今天所學的內容有了基本了解,更有針對性的開展預習,長此以往,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大學生mocc”這樣的線上平臺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這樣的線上平臺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彼此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所遇見的重難點,針對學生的難點反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重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從而更好地開展針對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學習階段要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室里進行面對面的教學,是最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這個階段主要對教學平臺和自主學習平臺這兩者進行融合,因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首先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摸底檢測,隨后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設置相關的情境,多媒體技術是最好的情境營造工具,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音樂、視頻,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學習氛圍,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最后,在這節(jié)課的結尾,教師可以對內容進行總結,并提出與所學內容相關問題,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并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課后復習是指在教學結束以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教師可以平臺以音頻或者視頻的形式上上傳相應的課件,加深學生們印象。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多多運用網絡教學平臺,擴展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鍛煉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也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將“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積極地應用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平臺上傳相關的內容,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借助互聯網技術,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在課后,教師可以上傳相關的音頻、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