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300000)
作為一名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筆者在多年來的工作實踐當中發現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分析探討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希望能對當今中國教育的發展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
筆者在工作當中發現很多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選到自己真正喜歡并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因此而出現對專業課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甚至因為不得不整天面對自己并不喜歡且將來就業前途也不太明朗的專業,而厭學、休學、逃課、悲觀消沉等等。
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從小就重視孩子天賦潛能的開發,幫助和引導孩子盡早發現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天賦潛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并擅長的事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做考大學選專業等決定的時候能夠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來做。
在工作實踐當中發現,大部分大學生都較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真正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的學生所占比例很小,即便老師一再強調養成自主學習和課前及時預習課后及時復習等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學習外語尤其需要勤奮努力吃苦耐勞的精神的重要性,結果也往往收效甚微。筆者認為這跟學生們之前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關,這些教育并未使學生們從小就養成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等到大學時期學生們的性格、品格、人生觀價值觀等已經基本形成,能改變的部分已經非常有限。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三歲看老”,說的就是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關鍵性。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將一個人比作一顆大樹的話,那么嬰幼兒家庭教育是大樹的根,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是大樹的樹枝和樹干,大學研究生教育是大樹的花朵和果實。因此,中國的教育資源的確需要更多地向家庭教育和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傾斜,這些教育應該引起中國家長們更多的重視,尤其是開發嬰幼兒天賦潛能的早教機構和對孩子一生的三觀和良好習慣起到關鍵影響的早期家庭教育。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并不了解自身的熱愛和天賦潛能到底是什么,基本都是在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情況之下填寫的高考志愿,而且考進大學之后對自己畢業之后的職業規劃、讀研深造規劃或者留學深造規劃,依舊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因此,筆者認為發掘每個孩子天賦潛能的教育越早越好。筆者認為理想中的教育,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先,每個孩子都應盡早接受天賦潛能方面的正規測試。其次,家長們根據測試完的結果科學地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天賦潛能發展的計劃,并嚴格執行使每位孩子的天賦潛能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不具備此類教育所需家庭環境的家庭應該設法將孩子送到專門負責天賦潛能開發的正規早教機構。再次,幼兒園教育階段,應該選擇最有利于孩子自身天賦潛能發揮的幼兒園,最好再輔之以真正符合孩子興趣愛好的特長輔導班,并制定鍛煉孩子體能和毅力的體能訓練計劃。小學中學和大學階段,家長和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了解他們的優點缺點和各方面的變化,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引導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
現在的大學生們似乎普遍認為“考上大學之后,就可以放輕松了。”再加上信息化時代專注力缺乏等因素的影響,課堂上低頭看手機,跑神兒閑聊發呆,犯困打盹兒睡覺,課下的時間不是用于預習復習各門功課,而是忙于上網聊天打游戲以及各種社團活動等等。結果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專業課基礎薄弱,甚至還有學生掛科、重修、留級、休學。
筆者認為大學生們從入學那一天開始,就應該在家長和學校老師們的幫助和引導下,制定好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考研計劃或者職業生涯規劃。盡早養成并持之以恒地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不喜歡自己所選專業的大學生們,應該盡量想方設法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專業。如果實在不喜歡所學的專業,可以嘗試調劑到其他專業或者參加雙學位課程的學習。并利用好課下和假期的時間,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通過相關的實踐活動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關大學生活的時間分配方面,大一大二是各門功課尤其是專業課程的打基礎階段,應該主要以學業為重,一定要在很好地完成各門課程的學習任務的前提之下再去適當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大三大四階段可以適度多分配一些時間給跟將來的就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跟讀研深造相關的計劃。
此外,除了專業課程之外,計算機課英語課等通識教育課程也很重要,是對今后的職業生涯所必須具備的通用素質的培養。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有一些學習成績并不怎么突出的學生,畢業之后反而慢慢成長蛻變為最優秀的人才。筆者認為這應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從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除了學習成績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綜合素質是出類拔萃的。因此,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更加重視“教育”的“育”。教育不應該僅僅是填鴨式的知識的灌輸,而應該更多地重視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等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家長和老師們應該做孩子們前行道路上的一盞盞明燈,引導和啟發孩子們盡早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和熱愛,并克服各種困難將自己的天賦和熱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要打破一些陳舊的觀念和評價標準,例如認為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活潑外向愛交際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要多鼓勵孩子蝶變和突破,在不斷的突破自我和探索創新中,找到自己真正發自內心想要做的事情,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
筆者發現音樂美術體育等興趣愛好廣泛的大學生們,往往在毅力意志力抗壓能力等方面更為突出,身心也都更加健康。正如中國優秀文化和優良傳統支撐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漫長歷史至今依舊繁榮昌盛經久不衰,一個人同樣也需要從音樂體育美術文學當中不斷獲取能量,支撐自己挺過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難關。因此,要重視這些能給人們尤其是困境中的人們帶來各種正能量的音樂體育文學藝術等教育的發展。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不管是城市教育還是鄉村教育都應該更加重視嬰幼兒的天賦潛能開發教育以及德智體美勞等素質全方位平衡發展問題。最好的教育是引導人們發現并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喚起人們對藝術文化音樂美術天文地理等領域的熱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尤其需要重視的是思想品德的培養,即一個人的人品方面的培養,有了一個健全的人品作為前提,培養出來的才是真正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可用之才。今后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格外重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從小培養孩子們這些方面的良好習慣,至少堅持一兩項最適合其自身特點的體育鍛煉項目,至少培養一兩項有利于其釋放壓力調試身心的興趣愛好。
綜上所述,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從小就重視孩子天賦潛能的開發,幫助和引導孩子盡早發現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天賦潛能,使其在做考大學選專業的決定的時候能夠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大學院校和專業。在重視高等教育所需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中國的教育資源需要更多地向對孩子們一生的三觀和綜合素質培養起關鍵作用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傾斜。不單是高等教育階段,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育階段,家長和老師們都要重視引導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和發揮自身獨特的潛能。大學生們從入學那一天開始,就應該在家長和學校老師們的幫助和引導下,制定好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考研計劃或者職業生涯規劃。盡早養成并持之以恒地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該更加重視“教育”的“育”。教育不應該僅僅是填鴨式的知識的灌輸,而應該更多地重視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等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不管是城市教育還是鄉村教育都應該更加重視嬰幼兒的天賦潛能開發教育以及德智體美勞等素質全方位平衡發展問題。要重視這些能給人們尤其是困境中的人們帶來各種正能量的音樂體育文學藝術等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