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北京高校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中國農業大學落下帷幕,275名選手分獲五大比賽類別的不同獎項。
本屆青教賽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教育工會和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聯合主辦。與往年相比,本屆賽事在比賽類別方面由文理兩類增加到五類,分別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思想政治課程、理科、工科和醫科。參賽單位除了公辦高校外,還邀請了民辦高校和高校附屬醫院參與,參賽單位和選手數量相應大幅增加。
本屆賽事的參賽方法也進行了改革。評價環節設置了教學設計、現場展示和教學反思三部分,其中教學設計從以前選手須提交一節課時增加到五節課時;教學反思環節為本屆新設,以更好地體現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理念,樹立強基固本、注重教學的導向。
北京市教育工會將按照有關程序,對獲得人文類、社科類、理科類、工科類、醫科類一等獎第一名的選手擇優向北京市總工會推薦授予其 “首都勞動獎章”。

社會科學類一等獎第一名、清華大學教師蒙克在閉幕式上分享了參賽感想: “青教賽是一個由最有激情的年輕教師參加、最有奉獻精神的教練指導、最專業的專家評委和最有力的組織保障支撐起來的平臺。它讓我領略到最前沿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讓我得到了最寶貴的成長。”他說,將結合這次參賽經歷,從最基礎的知識傳授內容出發,完成對清華大學 “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育人理念的實踐。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工會主席張東軍指出,中國農大極為看重青教賽,全校40歲以下青年教師基本上人人參與,在全覆蓋的同時形成了層層選拔優秀選手的遴選機制。從1995年至今,本校共有36人獲獎,帶動了周圍數百名青年教師,青教賽發揮了非常好的引領作用。
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高度評價了青教賽作為首都教育工作特色品牌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青教賽自1995年啟動以來,歷經24年的發展歷程,逐步成為青年教師展示才華、提升能力、交流經驗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教育兩委、教育工會以及各高校要共同肩負起幫助青年教師應對挑戰、不斷發展成長的責任,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中。
表彰大會結束后,舉行了以“不忘初心揚師道,牢記使命育新人”為主題的 “北京青教沙龍”。作為本屆賽事的獲獎教師代表、專家評委代表和特邀嘉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計金標、北京市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邱愛軍、北京師范大學李芒教授、北京林業大學黃國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曹志軍老師、中國人民大學馬慎蕭老師等六位嘉賓上臺,就青教賽賽制改革途徑、未來青教賽發展的方向、實現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青教賽對青年教師的導向作用等話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