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隨著5G時代的日漸來臨,智慧經濟即將澎湃而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勢必掀起新一輪信息革命,與此同時,催生出智慧城市、云服務、智能制造等全新的商業服務業態。
在新經濟新業態層出不窮的當下,本場論壇將邀請云服務、大數據等智慧經濟企業領袖,探討以下問題:
智慧經濟需要怎樣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與過往的提供單一產品或服務的經濟形態不同,智慧經濟或者數字經濟時代,需要廠商具備一整套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哪些企業具備這樣的優勢?哪些企業能夠勝出?
智慧經濟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萬億元,掘金智慧經濟的抓手在哪里?
構建智慧經濟生態圈,需要上游通信設備企業、下游終端制造企業等產業鏈企業的高效協同,智慧經濟生態圈如何構建?
5G也好,物聯網也好,終歸還是要解決場景的問題。到底怎么樣盈利,現在看來在盈利上還是有很大的問題。我們離不開跟運營商深度的合作,但還是要取決于這個行業應用的痛點。
5G物聯網技術還在探索的階段,比如說我們有一個專業的農業全程機械化的云管理服務平臺,可以把工業跟互聯網有效的融合起來,這個平臺為用戶提供新產品的設計,工業設計,生產模具的仿真,運營管理所需的軟硬件資源的線上服務。
有可能未來的5G網是一個碎片的網,除了三大運營商以外,包括各個地方政府還有很多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都可能參與到5G的建設當中,包括邊緣計算,那么就是要本地支撐,也就是碎片化的網絡逐漸形成。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會從工業互聯網、衛生醫療、礦業工程、無人駕駛、機器人等行業率先突破。但5G技術不能被神話,也不包治百態。5G普及到大眾生活還需幾年,沒那么快。一旦普及,5G應用生態圈一旦發酵,其效能不可限量。
5G像橋,機器人就像車,組合在一起是一個工具,共同為人來服務,我們一直在思索,在什么行業來發力?我覺得有兩個:第一,改變和顛覆這個行業應用習慣的,這種行業我們一定要進入。第二,它能帶動新技術應用的這個方向,圍繞這兩個方向我們自己也在拓展。
資本最看重的有兩件事情。第一,護城河。第二,未來發展的潛力。如果你有未來的潛力但是沒有護城河也沒有高估值,漢鼎宇佑從事的是數據的基礎建設,目前國內還缺少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像5G的基礎建設。
人工智能成功的投融資的項目,一定是要落地的,一定要產生應用價值,一定對企業也好,個人也好,有實用的價值。作為媒體能夠應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去落地,然后把資本用到更好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需要去做的。
現在司機端是移動端,乘客端是移動端,車載的監控設備是一個端,車本身是一個端,然后車路信號系統也是。我們始終堅定的認為,不管未來自動駕駛怎么發展,在他的規模化商用之前,現在還是一個實體的服務業的底子。
5G肯定代表著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有哪些應用場景會走在前頭?我想健康可能是一個。加之國家的支持、金融的助推。我認為這將是資本市場比較完美的一個故事,現在一切都有可能,大門也是開著的。
現在老百姓的需求是要上優質學校,不僅如此,還需要優質的老師來教。所以說優質學校,優質教師這種資源怎么去公平的分配,我們現在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去實現,包括利用5G互聯網技術實現。
隨著5G時代到來,我們是從壟斷變成分散,從中心變成去中心化,在去中心化這個過程中,實際上還要扁平化。在這個時候,除了跟5G相關的基礎設施,比如說芯片、基站,還有傳感器,也是非常有市場的,所有行業都面臨顛覆。
5G對產生了更多的場景。中科創達專注IoT的2B業務以及工業的連接和工廠的連接,還有邊緣計算的設備會自然而然的連接起來,我們做了一些相關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