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要 馬克思幸福觀認為幸福是物質與精神、個人與社會、創造與享受相統一的,現實的人是幸福的主體,只有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勞動才能實現幸福,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探析馬克思幸福觀的深刻內涵和主要特征對于當今人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
關鍵詞 馬克思 幸福觀 現實啟示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52
“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樂;幸福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滿足的心理體驗,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幸福是達到生存和發展的某種完滿的心理體驗。”幸福是人類一生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不斷探討的時代課題。不同時代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在這其中,馬克思幸福觀給人的影響最為深刻和久遠。新時代,人們在追求優質物質條件的同時更加關注精神追求,因此,研究馬克思幸福觀對于人們樹立科學的幸福觀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現實的人是幸福的主體
“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比耸悄軌驈氖伦杂勺杂X活動的現實的人,幸福是一種個體的主觀感受,是以現實世界為存在的基礎,會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而不能脫離社會實際?,F實的人是幸福的主體,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處在一定的社會聯系之中,環境的好壞可以間接影響人們幸福感的獲得。因此,必須把人置于現實的環境之中來考慮,才有可能實現人的幸福。不同的個體對幸福的體會不同,只要獲得自己眼中的幸福那便是幸福的。
(二)勞動是幸福的實現路徑
“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瘪R克思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在于勞動,勞動是人們進行物質生產生活和獲取幸福的基礎,通過勞動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所需要的東西,激發創造力和能動性,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物質生活資料是實現幸福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而幸福的實現與享受又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之上,因此,人們在社會實踐中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是有生命的個體,可以利用自然規律創造出各種新鮮事物,造福于人類,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過度索取各種自然資源,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損害了后代人的幸福,使人們的幸福感降低。這就要求人們在社會實踐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否則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認識也隨之加深,個人的幸福在社會實踐中得到實踐和滿足。因此,勞動是幸福實現的途徑,也是幸福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動力。
(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幸福的最終目標
“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是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的含義,也就是通過實踐活動來使自己在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才有可能獲得幸福。人能夠從事自由自覺的活動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真正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在社會關系中進行,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在馬克思看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目標,同時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下層社會的普通勞動者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狀況,實現幸福。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被資本家所剝削壓迫,自己通過辛勤勞動所產生的勞動成果并不屬于自己,而是被資本家所占有,對勞動者而言,機器化大生產帶給勞動者的只有不幸,所以,只有在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勞動者才有可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從中獲取幸福。
(一)物質與精神相統一
“具有優越外在條件,不一定獲得幸福;但缺少一定的外在條件,肯定不能獲得幸福?!蔽镔|條件是實現幸福的最基礎條件,但絕不是將幸福等同于物質享受,幸福更加注重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拔镔|與精神二者互相促進:豐富的物質生活為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奠定堅實基礎、提供物質支持;豐富的精神生活為進一步創造物質財富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比耸怯兴季S的高級動物,對人來說,幸福不僅是物質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享受,物質享受是短暫的,精神享受是持久深遠的。馬克思幸福觀認為幸福的真正源泉是勞動,真正的幸福是二者的共同豐富,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反過來人類社會推動了人類幸福的實現。
(二)個人與社會相統一
“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的發展要靠每個人的努力,人也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馬克思在青年時代就樹立了遠大的人生理想,指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為全人類謀幸福是馬克思幸福觀所重點強調的。個人幸福是建立在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之上,社會幸福既是基于社會個體的反映,也是基于社會整體的存在,個人幸福的實現不僅依賴于其他社會成員的生產實踐活動,也依賴于其他因素。因此,個人幸福的實現需要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個體幸福反映社會整體的幸福程度,并不斷充實和豐富社會幸福,促進社會幸福多元化,當社會整體幸福與人類個體幸福相沖突時,要堅持社會幸福至上的原則。社會的發展可以促使每個人發揮其聰明才智,使社會財富整體上得到發展,使人類共享社會財富。
(三)勞動與創造的統一
在私有制支配的社會,勞動發生了異化,工人創造的勞動財富并不能為工人自己所擁有,無償的被資本家所占有,工人越勞動,就越受剝削和壓迫,勞動給工人帶來的是痛苦與折磨。在社會主義社會,人的勞動不再異化,勞動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勞動成果。勞動是體力與智慧的結合,它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基礎的物質資料,還提供了其他的必備要素,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只有在勞動的過程中才能實現。勞動與享受二者互為條件和動力,勞動是享受幸福的基礎,通過勞動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解放,從更深的層面上來理解幸福、體會幸福。馬克思還認為每個勞動者都有享受勞動成果的權力,人在享受生活的時候,不能將享受與享樂等同起來,更不能提倡享樂主義,陷入商品拜物教的迷惑之中,應該先勞動后享受。
(一)樹立遠大人生理想,堅持科學的幸福觀
學習馬克思幸福觀,可以幫助我們樹立科學的幸福觀,為實現幸福指引正確的方向。幸福與不幸既然是一對矛盾,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轉化,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最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看待幸福。新時代的今天,人們物質財富得到極大滿足,卻常常感到不幸福,現實社會中很多年輕人將追求幸??醋魇窍順分髁x、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觀念。因此,要引導人們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遵守職業道德要求,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合法勞動來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體現其個人社會價值,同時還要學會自我調節,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依靠自己的勞動來感受幸福。更加注重人們精神世界豐富和建設,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獲得財富的途徑要符合社會的道德行為準則,手段要誠實,經營要合法,在個人獲取幸福之后,要堅持共同幸福的原則,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獲取幸福,提升社會的整體幸福度,共享社會發展成果。這有助于人們樹立科學的幸福觀,堅持通過合法的途徑、辛勤的勞動實現幸福,從而幫助人們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二)發展多元文化,豐富人們精神世界
文化是一種隱形的力量,在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代人們對精神世界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要求我們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既要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也要滿足其精神需求。實際上在現實社會發展過程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發展往往不同步,國家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應當加強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接納和吸收不同國家、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合發展多元文化,不斷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鼓勵人們追求主流、先進文化,自覺抵制西方國家意識形態滲透。要在全社會廣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的文藝、影視作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人民提供價值引導,成為支撐人們前進的精神力量。發揚傳統美德,倡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修養,幫助人們摒棄錯誤的觀念,通過豐富的精神文化,孕育出健康文明的新生活方式。
(三)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提高人們幸福指數
馬克思幸福觀告訴我們個人的幸福不能脫離社會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獲取幸福的重要保障。當前人們消費水平逐漸提高,但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嚴重失衡,生態問題日漸凸顯,自然災害頻發,氣候異常、空氣質量下降等生態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根基,人們若將自然界作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工具,那么不久的將來人類生存的根基將不復存在,更談不上幸福。優美的生活環境可以給人們帶來美的體驗和享受,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的生存發展絕不是背道而馳的,發展要遵循自然規律,我們在勞動創造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倡導綠色消費,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和綠色價值觀,鼓勵全社會積極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堅持人民是幸福的主體,自覺踐行馬克思幸福觀,為人們的美好生活營造優美的環境,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
(四)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共同幸福
馬克思幸福觀強調個人幸福要與社會幸福統一起來。當今世界,全球一體化趨勢不可阻擋,這就啟示我們要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對實現全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和共同幸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世界總的趨勢是和平的,但是有些國家和地區仍然充斥著戰亂、恐怖主義等威脅,世界發展充滿著各種不確定因素,面臨著各種共同挑戰,各個國家必須共同行動起來,為建設美好和平的世界而努力。利益的相互融合使人們對幸福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再是滿足糧食安全等基本的物質生存資料,人們逐漸意識到只有各個國家聯合起來,才能應對糧食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等各種問題,只有維護共同利益,才能更好的實現自身利益,實現全世界人類的共同幸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局面。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一個國家的安全必然與全世界的安全有關,一個國家想要讓自己的人民感到幸福,就必須幫助其他國家的人們實現幸福。中國以及世界各國都應該始終堅持正確的義利觀,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反對恐怖主義等,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全世界的幸福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