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宮佳
年味漸濃,我們村里的戲臺子就熱鬧起來,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戲臺上京劇不斷。
老支書愛好京劇,他說:“過年不唱幾天京劇大戲,就沒有年味兒。”那時,活躍在臺上的角兒都是要被捧在手心里的。角兒哼哼啊啊,咿咿呀呀,戴著耀眼的頭飾,邁著蓮花碎步,舞動著長長的水袖,一拋一收之間,千嬌百媚,在戲臺上的風光無限,牽動了多少戲迷票友那羨慕的目光呀。
大姑娘小媳婦不精通京劇,但耳濡目染,也多多少少會哼唱幾句唱詞。她們腋下夾著馬小扎,手里捏著要納的千層底,早早到戲臺下占地方。戲臺下,大人小孩子嘻嘻哈哈,吃著自家的炒花生、葵花籽,眼睛不時地緊盯著臺上,生怕誤了開場。
角兒沒亮相,小販子倒是爭先恐后地亮了嗓子,有的扯著大破鑼嗓子吆喝著自己的生意。“五香瓜子啰,五毛錢一袋,便宜到家了,貴了不要錢!”
還有的尖聲尖氣地喊著“賣糖瓜啰,賣糖瓜啰!”一個小媳婦挑著擔子,有點羞澀,眼睛盯著擔子,目光不時掃一下周圍,間或瞥一眼戲臺上。雖然做著小生意,可是,心也飛到了戲臺上。
那糖瓜是麥芽色的,上面有一些長棱,長長方方的。有的糖瓜破碎了,一端敞了口子,露出里面空洞洞的陰影,但絲毫不影響賣相。那甜味透著春節的喜氣,不一會兒,就圍著一群吞咽著唾沫星子的小饞貓們。有的拿出綠綠的小票子,拿走幾塊糖瓜,掰幾塊,炫耀著丟進嘴里,目光溜溜地在沒買糖瓜的幾個孩子臉上瞄一眼,得意地咬著糖瓜,哪知那糖瓜黏度極高,粘在牙齒上,一粘一個團兒,扯著糖絲絲。炫耀的表情沒了,只躲在一邊,專心地等糖瓜化開,舌尖尖上滿是甜蜜。
還有的小孩子調皮,會偷偷地鉆到后臺,看角兒們畫臉譜,他們一筆一畫地在臉上勾勒丹青,一張張紅紅綠綠的花臉就亮相了。生旦凈末丑各有各的扮相,各有各的神采。小孩子羨慕不已,會在后臺纏著師傅給自己畫一張孫猴子的武生臉,周圍是白色,配以藍黑色猴毛,中間是紅色的倒仙桃,眼鼻處為粉色。畫好臉譜的小孩子很討喜,小孩子自己都感覺有了孫猴子的韻,很快被其他小伙伴圍住,成為議論的中心,于是,小腰桿筆直筆直的,很神氣,就地翻幾個筋斗,表演一下,也能獲得滿堂彩。
那些角兒也盯著看,旦角會翹起蘭花指,像模像樣地唱一句“好一個潑猴!”
武生就啪啪鼓掌,道一句:“好小子,好身手,再來幾個!”
風光了一回,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坐到戲臺下聽戲,只是這扮相不知道勾了多少孩子的魂魄。在戲臺下,他儼然就是一個角兒。好多孩子,不看臺上,只看臺下冒牌的“孫猴子”。
那時,《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鎖麟囊》等樣板戲十分流行,其中最鼓舞人心的就是《紅燈記》了,鐵梅的扮演者脖子上纏著粗麻花辮子,辮子上系著紅頭繩兒,她的唱腔圓潤醇厚,她的一段唱詞“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堅強,頂天立地是英勇的共產黨,我跟你前進決不彷徨,紅燈高舉閃閃亮,照我爹爹打豺狼,祖祖孫孫打下去,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足見革命人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決心和勇氣,這是臺下大姑娘小媳婦最愛聽的經典唱段。有的聽得入了迷,身子隨著臺上的角兒的動作,一扭一扭的,自己卻渾然不覺,完全陶醉在唱腔里。
鐵梅的名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臺下的戲迷票友們幾乎都會唱,而且這一段總會贏得掌聲雷動,大家都被這段唱詞感染著,渾身熱血沸騰。老支書會隨著韻律,蹺著二郎腿,一只手在腿上打著節拍,身子不由自主地晃動著,腦袋搖動著,嘴里還哼哼著,仿佛他就是那角兒。鐵梅的形象更是深入大姑娘的心中,她們都悄悄地扎起了大麻花辮子,長長地垂到腰際,再系上一根紅頭繩,走起路來,粗粗的麻花辮子搖曳生姿,不是鐵梅也酷似鐵梅,這扮相攪亂了多少小伙的心呀?
《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唱段“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專揀重擔挑在肩。一心要砸碎千年鐵鎖鏈,為人民開出(那)萬代幸福泉”,也是倍受喜愛的,楊子榮的英雄形象在男子漢們的心中已扎下了根。老支書偶爾會拉著二胡,亮開嗓門來一段楊子榮的唱段,整個人仿佛都有了楊子榮的氣概,楊子榮成為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偶像。
每年春節,老支書都會請京劇團來村里演出,一場又一場地演出,豐富了農村貧瘠的文化生活,京劇作為國粹,在村民們中間廣泛地流傳著。
如今,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完善,正月里的戲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戲臺上的曲目,添加了很多現代元素。
京劇《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時一部地方戲《醉楊妃》,該劇經京劇大師梅蘭芳傾盡畢生心血精雕細刻、加工點綴,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之一。而李玉剛推陳出新,以京劇《貴妃醉酒》為藍本,輔以時尚編曲、配器,反串演唱的帶有戲曲風格的歌曲《新貴妃醉酒》也在戲臺上亮相。
這歌曲簡直是老少咸宜。既繼承了戲曲的韻味,又有了創新,他將民歌、舞蹈、戲劇、通俗等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其表演也將中國的民族藝術、傳統戲曲披上了時尚的外衣,那長長的水袖在空中飄逸,令人眼花繚亂。
戲臺上,反串貴妃的男歌手那《新貴妃醉酒》的唱詞把戲劇推向了高潮。那些外出打工回來的小伙子,吹了幾聲口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網絡發達的今天,城鄉差別日漸縮短,新農村里的小孩子們也會哼唱幾句《新貴妃醉酒》。“那一年的雪花飄落梅花開枝頭,那一年的華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說誰是誰非感情錯與對,只想夢里與你一起再醉一回。金雀釵玉搔頭是你給我的禮物,霓裳羽衣曲幾番輪回為你歌舞。”
臺上水袖舞成旋轉的圈圈,歌聲嘹亮,又細膩溫婉,貴妃的頭釵閃著金光,還一顫一顫的。水袖有幾米長,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粉色的,那水袖蛇一樣盤旋著,變幻莫測。再看那貴妃一顰一笑都透著嬌媚,嬌媚中不失貴氣。臺下的觀眾在互動著,每一句都不落,每一個詞都心有感觸。臺上是戲,臺下也是戲,眉眼里都流淌著節日的歡快氣氛。《新貴妃醉酒》把春節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
時代不斷發展,戲劇也一再創新,新農村在脫胎換骨,而京劇也一直會是新農村人們的過春節最愛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