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克強
(北京萊澳特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當前,奶山羊養殖場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應用現代化畜牧技術,創新經營觀念,突破傳統養殖模式,將已經成熟的國內外飼養技術應用在奶山羊的規?;B殖中,建設以新技術、新理念為指導思想的標準化、現代化的養殖場,爭取成為節能減排的有機牧場。
奶山羊養殖場規劃需要遵循生態化、標準化、畜禽良種化、生產規范化、糞污無害化、防疫制度化等原則。
生態化是奶山羊養殖場能否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生態化設計主要包含兩大方面的涵義:一是從保護環境角度考慮,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從投資角度考慮,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以提高競爭能力。
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提高生產經營水平,降低人工勞動成本。
因地制宜,結合當地飼草飼料、氣候等因素綜合考慮,選用高產、優質的奶山羊品種,保證羊只系譜清楚,檢疫合格。
制定并實施科學規范的奶山羊飼養管理規程,配備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奶山羊養殖技術人員,嚴格遵守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的有關規定,生產過程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減少人為干擾因素,有利于疾病防控,增加奶山羊養殖場經濟效益。
糞污處理方法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轉正常,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相關排放標準。
防疫設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學實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對病、死奶山羊實行無害化處理,有效減少了羊群疾病的發生率,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養殖場的損失。

圖1 道路與奶山羊養殖場位置關系
奶山羊養殖場的場址選擇應考慮自然條件和生產是否便利,即考察計劃選址地點的地勢地形、水源水質、土壤地質、氣候環境、飼料資源、防疫、交通、供電、可供使用面積等指標。
在養殖場的布局與周邊道路的位置關系上,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若養殖場位于道路西側,冬天的主導風向是西北風,辦公區應設置在遠離西側,養殖區應設置在最北側,南側應設置防風帶干擾夏季通風(圖1左上);若養殖場位置在道路北側,由于房屋、防風、養殖區和主干道之間的自然條件優勢,布局比較容易(圖1右上);若養殖場位于道路南側,應設計弧形入口避免穿過防風林的直道,將辦公區設置遠離養殖區的西北側,飼養區也可以設置在東北側(圖1左下);若養殖場位置在道路東側,房屋、防風、養殖區和主干道之間的布局也比較容易(圖1右下)。若當地冬季的主導風向為西北風,需要在西北方向種植防風林帶。
標準化奶山羊舍是滿足奶山羊對休息、采食、運動和飲水需求的場所,主要作用與功能是使奶山羊在采食和休息時免受風吹、日曬和雨淋,并要求一年四季都能為奶山羊提供最適宜的通風。
標準化奶山羊舍根據不同地域可以采用不同設計樣式,通常有封閉式、半封閉式、敞開式。一般情況下,標準化奶山羊舍采用半封閉式鋼屋架結構,屋面設置通風系統和采光系統,側墻采用卷簾系統,標準化羊舍的檐口高度應不低于3.60 m,對于帶運動場的奶山羊養殖場,運動場和羊舍的面積之比應為2∶1。具體參數如下。
3.2.1 躺臥區面積
在不含料槽和料道的情況下,成年奶山羊的躺臥區面積為1.50~2.00 m2/只,采食位寬度為0.33 m/只;育成奶山羊的躺臥區面積為0.50~1.20 m2/只,采食位寬度為0.20 m/只。羔羊的躺臥區面積為0.50 m2/只,規?;翀鐾ǔ2捎米詣硬溉闄C。公羊的躺臥區面積為2.00~3.00 m2/只,采食位寬度為1.00 m/只。
3.2.2 躺臥區模式
(1)漏糞地板
在南方高熱潮濕、墊料缺乏地區,可采用漏糞地板,其要求為耐腐蝕、不變形、表面平、不滑,導熱性小,堅固耐用,漏糞效果好,易沖洗、消毒。地板縫隙寬度必須適合各月齡奶山羊的行走、站立,不卡羊蹄。漏糞地板材質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板塊、木條、工程塑料地板以及鑄鐵、復合地板等。漏糞地板的優點是便于清理羊糞;缺點是一次性投資成本高,羊的舒適度差,易造成二次污染。
(2)半漏糞地板
半漏糞地板采用1/3漏糞地板,其他為地面。該地板的優點是便于機械化清糞,相對于全漏糞地板模式節約了投資,增加了奶羊冬季的躺臥區面積;缺點是羊的舒適度相對較差,一次性投資成本較高。
(3)平面(地面)養殖

圖2 飼喂通道

圖3 電加熱自動飲水槽

圖3 TMR飼喂車

圖4 羊體刷
平面(地面)養殖是采用硬化地面,即用磚或混凝土鋪設的地面。在冬季鋪設墊料,其余季節采用干清糞模式的養殖場。優點是減少墊料的投資;缺點是羊的舒適度差,勞動強度高。
(4)墊料模式
采用墊料模式的養殖場,可采用麥草、稻草、稻殼、木屑作為臥床墊料。其優點是提高了動物福利,降低勞動強度,通常每只羊需要墊料300.00~500.00 g/天,每年清理3~4 次;缺點是墊料成本高,而且由于墊料來源的不確定性,容易帶來疫病傳播的風險,不便于消毒。
(5)發酵床模式
發酵床模式是將發酵熟化后的羊糞作為墊料鋪設。優點是提高了動物的福利,降低勞動強度,每年清理3~4 次;缺點是鋪設時粉塵大。
3.2.3 飼喂區和飲水區等區域的設計
飼喂通道寬度不小于4.00 m(圖2),全場采用全價配合日糧(TMR),并用自動喂料車機械喂料(圖3)。粗飼料通常為青貯、干草、副產品(甜菜粕和啤酒糟);按照每日精飼料∶日產奶量=1∶2配比,如日產奶量3.00 kg,則每只奶羊每天飼喂1.50 kg精飼料。
舍內安裝電加熱自動飲水器,水槽或飲水碗,配比數量為每平方米水槽供86~108 只羊;每1 個自動飲水碗供25 只羊(圖4)。有的牧場為提高奶山羊的舒適度,可安裝羊體刷(圖5)。
家庭牧場在我國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養殖業現代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畜牧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點是能夠解決中小型規模的奶山羊養殖場(戶)向集約化養殖過渡,最終發展成為適度現代化、集約化、商品化的可傳承經營性養殖場。但目前還存在規模小、產奶量低、基礎配套設施低、抗風險能力差等不足之處。未來可通過適度規模,降低硬件建設成本,提高機械化信息化養殖水平,成立奶農協會,提高產奶量,降低養殖成本等方式提高家庭牧場的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
不同于其他禽畜,奶山羊是奶畜動物,家庭牧場的關鍵在于擠奶環節必須得到保障,不同養殖規模的養殖場(戶)的建設標準也不一樣。
以標準化養殖模式為準,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溫室型羊舍或廢棄建筑進行改造。羊場占地面積5~15 畝,適用于小規模養殖戶。
羊舍采用溫室薄膜保溫,屋架采用熱鍍鋅鋼結構,拱形頂棚或者坡屋頂;屋面設計采光帶,屋脊設計通風口;側墻設計卷簾通風采光系統。
50 只左右規模的奶山羊養殖適用移動式羊舍,面積約為150 平方米,建筑采用立方體結構,除去所有不必要的構件,以便于移動,是經濟、實用、環保的集約型建筑。移動式羊舍設計鋪設墊草躺臥區,以保證奶山羊的舒適性;采用環境調控系統,以確保冬暖夏涼。并且設有頸夾食槽采食系統的精飼料存放區、自帶制冷的自動擠奶設備,可開啟式外墻還可做成帶涼棚的運動場。
《中國乳業》加入OSID開放科學計劃
尊敬的作者、讀者和各位同仁:
為加強論文寫作的多元化,改變傳統文獻的閱讀方式,開啟多維度立體增強出版時代,為讀者帶來直觀、深入、透徹的閱讀體驗,《中國乳業》現已加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發起的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研誠信的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開放科學計劃,以為讀者和作者提供更為全面、快捷的服務。
讀者服務:通過微信掃描論文題目旁邊的OSID碼,實現可聽、可看、可問、可答的多維度閱讀體驗。
【可聽】可在手機上聽作者的語音介紹,幫助讀者快速清晰了解本文所展示的科技、學術成果。
【可看】看學術研究的過程數據,論文統計圖表的支撐數據,證明研究過程的內容(高清圖片、視頻等)。
【可問答】和作者微信在線問答,關注作者的研究動向。
作者服務:為作者提供展示自己、分享知識和與多人交流的平臺。
【語音】通過專屬的OSID碼以語音形式簡單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動機及研究靈感,當然也可以分享一些論文中的趣事。添加在傳統印刷出版中無法展示的附加說明,更好地展現研究成果,拓寬論文的傳播方式。
【問答】可通過OSID平臺進行語音、文字在線問答,與讀者交流互動更加方便快捷,增強與讀者的聯系。
【學術圈】每位作者都可通過OSID平臺擁有所著論文的學術圈,可在學術圈中發布與本文課題相關的學術內容、感興趣的話題、最新的研究觀點、問題征集、學術推薦等,將研究同領域的學術人脈聚集到學術圈層。不僅擴大作者自身的影響力,也可以提高論文的閱讀量和關注度。
【開放科學內容】同步展示論文中可供證明科研誠信的佐證材料,以及可引導讀者快速直觀了解論文核心和難點的增強素材等,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