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摘 要:教育功能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博物館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漸凸顯。文章以博物館教育相關理論研究為基礎,立足地域特色視域,以湘潭市博物館為例,梳理、總結博物館教育工作現狀,分析指出博物館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就湘潭市博物館立足地域特色,探索創新有效發揮其教育功能的發展路徑提出建議,以期對湘潭市博物館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地域特色;博物館教育;湘潭市博物館
1 博物館教育的重要性
博物館教育是博物館收藏、保護、研究、陳展等工作的目的,是博物館隨時代發展、保持鮮活生命力的重要動力。隨著社會發展,博物館教育成為豐富社會公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博物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物保護研究場所,而是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教育活動的社會教育機構。
2 湘潭市博物館概況
湘潭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綜合類博物館,主要負責收藏湘潭地區歷史文物及相關資料﹑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并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湘潭市博物館發展歷史久遠,在其創辦、建設及發展歷程中逐漸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并形成了自身鮮明的文化特色。湘潭市博物館舊館坐落于湘潭市北五省會館(關圣殿)內,2015年12月25日,新建的博物館、黨史館及規劃展示館“三館”完成展陳設計和布展工作,新館以全新的面貌亮相“蓮城”。目前,湘潭市博物館內有一大基本陳列“湘潭故事”,四大專題陳列“名人世家”“鄉土情懷”“館藏賞珍”和“西泠二李藝術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重視發揮教育職能,是當地市民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第二課堂”。
3 湘潭市博物館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湘潭市博物館重視博物館建設以及教育功能的發揮,立足館內教育,擴展教育范圍、教育群體,成為當地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
3.1 突出地域特色,創新展陳設計
經過數年努力,湘潭市博物館藏品形成了以湘潭地方出土各時代文物為主體,反映湘潭人文歷史、傳統民俗文化為特色的藏品體系。為進一步踐行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以及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湘潭市博物館創新展陳形式、豐富展陳內容,自主策劃、舉辦了“故里山花此時開—齊白石作品回鄉展”“李早先生篆刻藝術展”“湘潭市第三屆‘希望杯青少年書畫大賽獲獎作品展”“湘潭市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覽”等20余場精彩紛呈的臨時展覽。
3.2 教育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湘潭市博物館教育活動日漸豐富,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形成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大眾文化宣傳教育齊頭并進,多品牌共同發展的博物館教育工作新格局。一是打造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針對青少年科普教育,湘潭市博物館重點打造“小小講解員”“小小策展人”“到博物館過節”等培訓課程和家庭教育活動,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優秀研學旅行基地”等館校教育聯合品牌,提高了青少年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意識,增長了文博知識,激發青少年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鄉土情懷。二是積極開展大眾文化宣傳教育。針對大眾文化宣傳教育,博物館先后推出了“元代青花瓷器藝術鑒賞”“邂逅‘芳華電影中的文學漫談”“消失的平政路”等多場學術講座,并積極引進“碧泉講壇”“蓮城讀書會”等規格較高、影響力較大的文化品牌項目,面向市民開展文化藝術教育活動。
3.3 博物館教育工作存在局限性
湘潭市博物館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①對博物館教育認識不足。一方面,湘潭市博物館近年來在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方面不斷發力,推動了博物館教育工作的發展,但是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認識不全面,相較于收藏、研究、策展等部門,教育部門受重視程度還不夠,導致無法從長遠角度、更高層次上去規劃科學有效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市民對于博物館教育的認識較為狹隘,認為博物館教育僅是針對孩子,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帶有較強的功利性色彩,忽視其作為社會教育手段對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沒有認識到博物館教育是面向全市市民的普及教育,沒有認識到博物館教育對豐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參與。
②對博物館教育體系缺乏規劃。湘潭市博物館面向青少年、成年人群體策劃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尤其是借助特殊時間節點舉辦充滿地域特色的教育活動,拉近了博物館與市民之間的距離。但是在對每年的教育活動進行總結時,發現除了傳統的博物館教育活動,對于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缺少規劃,缺少打造精品教育活動體系的規劃。
4 地域特色視域下湘潭市博物館教育發展路徑
當前,博物館已經成為社會教育活動的重要主體,尤其是在社會教育資源有待進一步充實的城市和地區,博物館所承載的教育職能更應當得到重視和充分發揮。湘潭市博物館要立足地域特色,深入理解博物館教育先進理念,通過形式多樣、定位準確的教育活動,讓博物館成為當地群眾豐富文化知識、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化素養的場所,切實擔負起公共文化服務職能。
4.1 轉變社會教育觀念
從湘潭市博物館自身來說,要進一步提高對博物館教育的重視程度,合理充實教育部門人員力量,保障教育部門工作經費,為創新開展各類特色教育活動、提高講解能力夯實人力、物力基礎;要以先進的博物館教育理念指導教育實踐活動,轉變工作觀念,將博物館教育工作規劃成系列,打造精品教育活動體系。從社會公眾角度而言,要轉變對博物館教育的狹隘觀念,博物館要通過自身發力和借助外力途徑,依托博物館所舉辦的各項教育活動、借助當地的宣傳渠道和新媒體手段,向公眾普及博物館教育是面向社會各個群體所開展的公共文化服務理念,讓更多市民參與到博物館教育活動中。
4.2 打造精品教育活動
湘潭市博物館是一所地域特點明顯的綜合性博物館,通過各種陳展活動,讓青少年學習湘潭地區歷史文化知識,了解湘潭地區革命歷程,培養熱愛家鄉和民族的情感。博物館可以與當地教育局、學校等單位加強聯系,立足學校教學實際,探索推出滿足學校開展校外教育和學生校外學習需求的教育活動,制定長遠發展計劃,打造精品活動品牌。博物館在吸引學生走進博物館的同時,也通過這一平臺推廣博物館教育的理念,讓博物館教育真正走出博物館,走向廣大學生群體。與此同時,博物館教育要繼續探索將博物館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在推廣做好“小小講解員”“小小策展人”“到博物館過節”等教育活動的同時,結合當地家長所反映的時間不足等問題,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組織教育培訓,策劃展覽等,吸引家長帶領孩子參加,增進親子關系。
4.3 提高社會教育能力
湘潭市博物館展陳內容既包含了歷史文化內容,又有當地風土民俗及家風家訓,還有當代藝術作品,對社會教育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據不同的陳展內容進行有特點的講解,體現其獨特之處,開展更有創意的社會教育活動。因此,博物館要提高對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知識儲備量的要求,講解人員需掌握不同層次的講解技能,將展陳內容的價值、社會意義準確表達,還能針對不同群體“因人施講”,以最合適的講解方式傳達準確意義。為了給社會教育人員能力提升創造更好的條件,博物館不僅要定期組織學習、舉辦講座和開展講解技能考核,還要組織外出學習、培訓,學習更先進、更科學的方法,提高博物館的教育水平。
5 結語
博物館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博物館教育是新時代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湘潭市博物館要立足地域特色,充分利用現有展館場地和陳展實物,通過組織教育活動、提高教育能力等方式,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吸引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將博物館真正打造成為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馮麗娜.試論博物館教育職能的發展—以內蒙古地區博物館教育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2.
[2]黃丹萍.素質教育理念下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馬偉麗.博物館公共教育之館校合作研究—以上海博物館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