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
胡楊精神中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真實寫照和最好詮釋。胡楊精神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為團學干部成長賦予了重大啟示。
胡楊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它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延續,是中國共產黨人扎根邊疆、艱苦奮斗、建功立業精神的集中體現。
胡楊是新疆最古老的樹種,被譽為沙漠脊梁。胡楊樹有著極強的忍耐力,千百年來扎根沙漠腹地,與風沙、烈日、寒霜頑強抗爭。古今中外,“胡楊”以一種在艱苦環境中不懈奮斗的形象踹現在各類文藝作品當中,很多作品將胡楊看做完美人格的化身,體現人們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高貴品質。
60年前,最初的塔大人適應新中國屯墾戍邊的戰略需要,扎根塔克拉瑪干腹地,在一片荒原上與胡楊為伴,開啟了胡楊樹上掛黑板的艱苦創業之路。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之下,塔大人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干事創業精神,60年如一日,將塔里木大學建設成為服務南疆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大學。這種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的精神,是砥礪人民不斷奮進的良好精神支撐,是新時代高校團學干部的精神之鈣。
高校團學干部是高校分團委(團總支)的學生干部以及學生會的學生干部的總稱,是高校共青團領導下的先進學生群體的統稱,是高校共青團工作的主干力量。這支隊伍既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的服務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培養一直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團學干部隊伍,在高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工作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團學干部是青年學生中的先進群體,其本質依然是學生,學習仍然是其首要任務。作為青年學生的表率,團學干部更應當帶頭學習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法律、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知識,應當主動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青年學習。以優異的成績成為青年學生真正的模范和表率。
部分團學干部在工作和學習發生沖突時,往往會選擇先去完成工作、再補學習,甚至出現曠課完成工作的情況,加之自身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導致因為工作占據了大量學習的時間,造成科目成績不合格,嚴重影響了學業質量,也因此削弱了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同時,因為工作造成的學習精力不足導致的學習成績下滑,會影響團學干部在評獎評優,造成團學干部在承擔了大量工作后無法獲得應有的獎勵和肯定,影響其在今后的長遠發展。這種情況也給團學隊伍帶來負面影響,隊伍遭受老師和學生的質疑,不利于團學干部的選拔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高校是社會的縮影。團學干部在高校各項服務和活動中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這就要求團學干部在組織協調、溝通、分析和決策方面有較高水平的專業素質,適應其正確有效處理復雜問題、高校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
現今,團學干部在綜合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勝任日趨繁重工作任務。很多團學干部組織協調能力不強,辦事只講“行政命令”,不懂柔性方法,特別是面對個性突出的00 后學生們,常常無法正確有效地將他們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團隊。部分團學干部缺乏溝通交往能力,悶著腦袋做事,只注重個人表現,忽視集體力量,不能很好的發揮老師和同學們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部分團學干部缺乏正確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一味做老師和上級的傳聲筒,事事聽安排,工作中不能做出有效決策,工作效率低下,沒有創新,導致工作成績平平;部分團學干部則在工作中過于自信,常常主觀臆斷,考慮問題不全面、不深入,拍著腦門做決定,做事不夠穩妥。這些都成為團學干部良性發展的絆腳石,嚴重損害了團學干部隊伍形象,帶來惡劣影響。
文林波認為:高校團學干部工作的特殊性,給團學干部帶來了一定的特權。但處于思想成熟期的團學干部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對自身定位不準確,造成脫離學生隊伍,影響團學干部形象。團學干部在老師和普通學生中間起著信息上傳下達的聯接作用,在普通學生看來,其手中有所謂的“權力”,甚至在部分團學干部眼中,自己是凌駕于普通學生之上的“真干部”。自身工作所賦予的“權力”和本身的“權力意識”模糊,造成了團學干部在自身定位上的偏差。很多團學干部忽略了服務學生的本職,久而久之造成團學組織群體功利心強,隊伍形象世俗化,不利于團學組織的長遠發展,更不利于團學干部個人的成長。團學組織群體應當加強和深化為人服務的觀念和理念,致力于構建精細化、全方位服務。
胡楊精神的首要內涵便是“艱苦奮斗”。弘揚胡楊精神,引導團學干部腳踏實地加強學習,在完成好學生本職任務的前提下,積極投身到團學工作中去。60年來,塔大人艱苦奮斗,扎根邊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厚積薄發,為南疆發展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團學干部應當以塔大人胡楊般的艱苦奮斗精神為啟示,腳踏實地,俯下身子,耐住學習的寂寞,回歸學生本職,加強理論修養,注重個人學習成績,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成為老師和學生心目中真正的全面發展的優秀干部。
胡楊精神給予高校團學干部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斷前行的力量。時代在發展,團的工作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形勢下團學干部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多,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處理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團學干部發揚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新的姿態高效完成各項工作。
60年來,塔大人在沙漠之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建功立業。這種甘于奉獻的精神正是新時代團學干部的精神之鈣。團學干部應當汲取甘于奉獻的胡楊精神養分,找準“服務”的定位,俯下身子,甘愿做為學生服務的新時代團學干部。要在學習和工作中始終踐行為一心一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甘于奉獻,做好服務工作,為團的工作夯實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