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亮
精益管理已成為世界企業界公認的管理哲學,在生產管理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消除浪費的思想更是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精益管理在工程建設領域應用較少,在工程設計方面的應用更是鳳毛麟角。很多工程項目投產后才發現不盡人意,在使用方面存在設計缺陷。把精益管理理念應用到工程項目設計中,優化設計方案,可以減少或消除工程項目在使用方面的設計缺陷,提高使用效率。
工程項目設計工作專業性強,一般由擁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完成。隨著近年來大量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國內工程設計和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很多工程項目投產后才發現在使用方面存在設計缺陷,主要表現在總體布局不夠優化、人流物流走向不合理、生產線布置不夠人性化等,這些設計缺陷影響生產效率,甚至增加生產成本,降低企業的競爭力。設計缺陷的主要原因:
投資單位把工程項目的設計委托給設計單位,關注更多的是設計方案形成的產能、功能以及相關的造價、進度等,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主要由工程管理人員負責,其它專業的人員不參與或很少參與,基本不會關注投產后的使用。投資單位組織設計審查會,邀請的專家主要來自各設計專業,關注點在于工藝技術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標準規范等,僅從設計方案本身審查,也不會關注工程項目投產后的使用。
術業有專攻,工程設計人員專于設計工作,但一般沒有實際的生產經驗,對生產現場和生產過程不夠了解,按規范、標準等完成設計,對實際生產過程的理解不夠。作為甲方的投資單位對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影響最大,投資單位不提出明確要求,設計人員難以主動從使用上考慮優化設計方案,導致投產后使用方面出現設計缺陷。
二戰后的日本,百廢待興,豐田汽車公司創造了獨特的豐田生產方式。后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展了一項名為“國際汽車計劃”的研究,將其定義為“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隨后其應用快速擴展到全世界。隨著人們對“精益”的理解越來越深入,精益生產得以不斷創新和發展,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從最初主要應用于生產管理,逐漸拓展到研發、采購、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等各個價值鏈環節,對精益生產方式的提煉和升華即形成了精益管理。精益管理已成為一種管理理念,并逐漸成為企業的管理哲學和文化,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廣泛應用。
企業利用精益生產的工具和方法,消除七大浪費,即等待、搬運、不良品、動作、加工、庫存及制造過多等浪費,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產出,實現企業降低成本的核心目標。工程項目按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工程設計方案基本決定了工程項目的大致情況。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的特點,一旦建成難以輕易改變,在使用方面的設計缺陷,主要會導致上述七大浪費中的搬運浪費和動作浪費,不僅增加成本,而且影響效率。總圖布局設計的不合理,會導致原料、半成品、產成品等物料在各車間之間的銜接不緊湊,物料的搬運距離遠,產生大量搬運浪費。生產場地規劃設計不合理,導致生產人員在操作過程中走動時間長,存在動作的浪費,效率難以提高。
工程項目是為投資單位服務的,是否方便使用由最終的使用者來評定。把精益管理的理念應用到工程設計中,從最終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審視工程設計方案,考慮物流、人流、操作習慣等,在工程項目設計上進行優化,減少可能存在的各種浪費,為未來投產運營的優化建立良好的基礎,一勞永逸。
工程設計中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投資單位和設計單位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1.領導重視。
領導是企業運營的核心組織者和指揮者,只有領導重視和親自抓落實,才能為該項工作的推動提供堅強保障,精益管理的理念應用到工程項目設計中突破了固有的管理模式,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
2.建立制度,固化流程。
管理制度是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定和準則,明確制度要求才能使員工有章可循、有規可守,相關工作才能更好地得以落實。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精益管理理念應用于工程設計管理要明確在流程中,使其成為規定動作。
3.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
領導重視、制度建設和流程設計可以保證相關人員的參與,但不同職能的人員往往從自身崗位出發,參與者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建立以激勵為主的激勵機制能促進有效提高參與的效果。
4.建立精益專家庫。
精益管理理念應用于工程設計中還需要有專家團隊的支持,要通過多種渠道建立精益管理專家庫,在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邀請有關專家從精益管理角度出發,提出優化設計的建議和意見。
工程設計方案優化不僅是工程項目落地的需要,也是客戶提升管理的需要。設計單位要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以客戶為中心,從客戶角度出發,結合工程項目投產后客戶運營的需要,來考慮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提出合理的建議方案。同時,設計單位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對于客戶提出的優化要求,要有實現落地的能力。
精益管理理念應用到工程設計中,優化設計方案,可以減少投產后的搬運浪費和動作浪費,有效解決投產使用方面的設計缺陷,為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