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包含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意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二是在學習和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包含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也應當和必須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馬克思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這就告訴我們,價值是指事物的用途和作用。它是一個關系范疇,是指客體對主體的意義,表示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支配自己的行為。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標準,是處理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價值觀不僅以客體自身狀況為反映內容,而且以客體與主體間的價值關系為反映內容,不但要獲得關于客體對主體的真與偽,而且還要獲得善與惡的認識。價值觀對主體行為有著深層的導向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設中往往占有基礎地位。在價值觀中,人們在價值追求上抱有怎樣的信念和理想,便構成了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也稱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精神面貌和行為取向。
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注意以下幾個維度:
一是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向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愛國是基于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準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二是在學習和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一是要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做指導,要實事求是地宣傳而不是夸大宣傳,不能宣揚自由就大肆吹捧無政府主義,不能一講民主就要一定搞多黨制;二是宣傳和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中國的國情,結合中國的實際。三是要明確其方向的社會主義性。有學者認為,科學、自由、民主、人權、公平等都是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中就包含了這些內容。因此科學、自由、民主、人權、公平的思想和其它一些人類文明成果與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一致的,但是在宣傳和教育過程中不強調和堅持其社會主義性,就容易引起觀念的偏差。四是結合好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價值文化和黨的最新價值理論成果。要注意吸收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中有價值的哲學思想,例如,儒家哲學中的仁義、愛眾、人和、和而不同等,就是值得闡釋和弘揚的;又如道家和道教的道器、自然、天人合一、齊同慈愛等,表現出了智慧,也具有重要價值;再如佛教,它的緣起、因果、慈悲等一系列理念,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中國傳統文化,有其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其缺失與不足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確也是極其巨大的。袁偉時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儒家政治只與自然經濟相適應、專制制度下嚴格的等級關系和儒家思想的服從(平民表現為奴性)思想,還有邏輯思想的缺乏這個思維方式的致命傷等。正確地看待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價值文化應該是采取一分為二的態度,既看到其優點,又看到其不足之處。最關鍵的地方是在分析和利用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價值文化時,要結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世情,構建好正確的又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同時,我們還要結合好黨的最新價值理論成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進一步發展和構建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
人的解放第二階段就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自由人聯合體”階段。馬克思也意識到了市民社會政治解放之后的不足:“政治解放不是徹頭徹尾、沒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的解放呢?馬克思認為:“只有當現實的個人把抽象的公民復歸于自身,并且作為個人,在自己的經驗生活、自己的個體勞動、自己的個體關系中間,成為類存在物的時候,只有當人認識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會力量,并把這種力量組織起來因而不再把社會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離的時候,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個體發展到這個階段,個體與自身、個體與社會關系、個體與社會力量已經完成了從分離和對立走向了統一。為了進一步說明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僅是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解決的是現實中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價值觀難題,要面對的是西方各種價值觀思潮的沖擊和影響,要回答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實踐中各種疑難價值觀問題,因此,構建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