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常見的雷電損害主要有三種分別為雷電感、直擊雷、電波侵入。當建筑物被雷電擊中時,接觸的瞬間會產生龐大的電流,而電流產生的熱效應與機械力,會對建筑物產生影響,建筑物中的機械設備可能會遭到損害。例如在雷雨天時許多家庭會將電器插頭拔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電擊造成的瞬間強大電流,對電器造成毀壞。嚴重時,建筑物內的人員還可能會發生傷亡。在對建筑物進行防雷接地施工時,要注意電氣設備是否接地,這是防雷不可缺少的一環。安裝作用的不同可以將接地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一、工作接地,即將大地作為導線。二、保護接地,即將設備的外表和不帶電的金屬部分進行接地,確保在建筑物被雷電擊中時,可以較為迅速的接引。三、電壓保護接地,又稱防雷接地,使用電壓保護設備或設備中的金屬部分對地連接。進行上述的防雷接地施工,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防雷系數,增加安全性。
打雷時產生的電流不僅會對人、畜的生命造成威脅,還會給樹木、建筑、電氣設備等物體造成破壞,嚴重時還會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每年由雷擊引發的建筑電氣破壞事故導致的人員傷亡案例屢見不鮮。雷擊產生的沖擊電流流過被擊中建筑的電氣設備時,會形成較高的沖擊電壓波,破壞建筑電氣設備的絕緣,電氣設備會因為瞬時電流過大而出現熔斷炸裂,進而損壞建筑的電力線路及電力設備,導致建筑的電力運行陷入癱瘓。為此,施工團隊必須做好防雷接地工作,確保建筑電氣工程在被雷電擊中后,能夠快速將雷電產生的電流借由接地線引入地面,將雷擊電流可能對建筑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對于整個防雷接地作業技術而言,雷電接收設施的質量十分關鍵,不僅決定了能否完成整個系統的安裝,更決定了其能否及時有效化解雷擊的危害。通常,安裝方式分兩種:滾球和網格,接收設施由三部分組成,包括針、帶、線。為了能夠制訂出合理的作業方案,技術人員會全面探查分析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項目頂部位置上機房以及樓頂水箱的位置來精準地運用相關技術,才能逐步實現雷電接受設施的安裝。
在建筑電氣接地極施工中,如建筑為混凝土結構,引下線為鋼筋時,接地極技術和鋼筋連接技術的應用必須科學合理。其技術應用要點包括:第一,圈梁內的主筋、柱內主筋的連接。當前,柱內主筋連接中比較常用的是使用連接件搭焊鋼筋的形式,在連接件鋼筋選擇時,可進行多規格選擇,如鋼筋、扁鋼等均可。第二,鋼筋的連接。不可用電焊方式對地板之間的鋼筋進行點焊,可選用連接件搭焊法進行連接,為減少此焊接方式為板內鋼筋造成的損害,連接件的規格選擇應嚴謹,最好與板內鋼筋保持一致。
(1)防雷接地系統非常復雜,包含接閃器、引下線及接地網、防靜電接地、弱電接地等系統。在對建筑進行接地布置時,必須將每個系統都關聯起來,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設計要求,安裝防雷接地裝置,要在保障建筑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對接地裝置進行加固。
(2)在接地干線的鋪設中,必須考慮后續檢修工作,確保技術人員可以輕松地對鋪設完畢后的接地干線進行檢測和維修。施工完畢后,用接地引下線導通測試儀測試,若不滿足要求,需進一步施工補救。
(3)施工人員在接地干線的鋪設上,應盡量做到水平鋪設或垂直鋪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地干線是鋪設在建筑直線斷面上,那么接地干線不能存在上下不齊的高低起伏現象。
避雷線不僅是防雷接地施工技術的施工重點之一,還與防雷接地系統的整體防雷功能掛鉤。因此,要重視避雷線的施工安裝,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設計要求規范來進行避雷針的安裝。此外,防雷引下線作為避雷針設計的重點,必須在施工設計圖紙中表現出來,并注明防雷引下線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同時對避雷引下線安裝所需的卡子或測試點的個數和位置進行明確,以此有效提高防雷接地系統的避雷效果。
當避雷支架完成安裝之后,施工單位需要進行避雷網的安裝敷設,以此完成現代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防雷接地技術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遵循有關部門要求及施工圖紙與方案的規定,將避雷帶與金屬結構進行準確連接,并對搭接寬度進行控制,確保其保持在一定范圍。此外,在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先將安裝施工所產生的粉末進行處理,避免產生粉塵污染等問題,隨后需要對避雷網涂刷防銹漆,避免避雷網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導致銹蝕現象的出現,延長避雷網的使用壽命,進而保障建筑工程整體的安全性。
在當前的高層建筑物中,防雷接地系統的復雜性日益凸顯,對其中包含的電氣設施設備的智能化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完善防雷接地系統,提升其智能化水平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而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智能化防雷接地系統功能的發揮,需要與建筑物的通信網絡、火災報警、設備監控模塊等進行連接,從而實現多系統的配合,通過智能化中樞系統功能的發揮,確保各子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層建筑中,其中的電子設備是最易遭受雷擊的,為消除這一安全隱患,施工單位應完善防雷接地系統,通過各種防雷接地導線方法的完善應用,減弱雷電現象產生的強電磁場,將其轉化為傳輸防雷信號的可用資源,進一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做好主內鋼筋引出點處理。鑒于主內鋼筋引出點在建筑電氣安裝施工中的重要影響,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在施工中的負面作用,提升建筑的防雷效果。因此,在施工中,如需對鋼筋原料和主筋進行焊接,則應注意無論鋼筋原料是圓鋼還是扁鋼,均不可采取T型接頭焊接方法,并控制好其焊接角度,必須為90°的垂直角。第二,做好接地極連接。為進一步提升接地極接地系統的穩定性,施工中的引下線應以鋼筋為原料,連接段的主筋和接地極焊接必須符合相關規定要求,降低客觀因素的干擾,提升焊接質量。第三,加大安裝效果檢驗力度。在電氣安裝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必須做好安裝全過程的質量監管,并加大竣工后施工效果的檢驗力度,通過電子測試等相關檢驗手段,消除安裝中的安全隱患,為建筑電氣工程的后續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防雷接地設計上,更多地利用自然接地極,基礎接地與地下室共享接地極,當接地電阻不大于1Ω,實測不滿足要求時,再增設人工接地極。
防雷接地結構在設計上,除要考慮自身結構的科學合理性,還應重視接地結構與建筑整體結構的連接,將接地結構和建筑結構看成一個整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建筑進行防護,提高防雷接地系統的有效性。
為此,技術人員應結合建筑內部金屬結構的布局設置,對防雷接地結構進行合理設置,選擇最為恰當的防雷結構形式。目前較為常見的建筑防雷結構形式有網絡式接地式、放射式接地式、水平局部接地式、垂直局部接地式四種。實際施工中,應結合建筑結構特點來進行選擇,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接地結構與建筑金屬結構的連接工作。對部分較為突出的建筑結構采取針對性的連接方式,做好加固處理和防銹處理。同時,還要做好接地結構和建筑金屬管路間的連接工作,將防雷接地系統分布到建筑結構的每一個角落,以此保障建筑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為用戶創造一個安全的用電環境。
眾所周知,在現代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材料自身質量對工程質量與使用壽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現代建筑施工及電氣安裝過程中,為了對防雷接地技術應用的質量進行高效管理,相關單位及人員需要加強對材料采購過程的管控。在這一過程中,采購人員需要嚴格遵循質量管理部門所制定的標準,將不合格的材料篩選出去。同時,當材料準備進場時,質量管理部門需要分配足夠人員對材料進行再次檢驗,避免某些鍍鋅材料出現磨損問題,確保進場的材料都與標準相符,并滿足建筑電氣防雷接地技術應用的需要,從而促進建筑工程自身的健康運轉與發展。
通常情況下,在現代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應用防雷接地技術時,極易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周期延長、施工單位消耗大量的資金與資源成本,進而對建筑整體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造成威脅。為了改變這一現象,相關單位可以根據施工進度與特點,科學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式,并設置一定的防護設施,確保防雷接地設備設施正常穩定地運轉下去,避免建筑自身受到雷電災害的影響。
實際施工方面的質量管理工作同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防雷接地技術在現代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的應用,因此相關單位及人員需要加強該方面工作的開展。而在實際工作之前,施工單位需要根據建筑自身特點制定質量管理制度與標準,并將其落實到日常施工過程中,確保施工過程某一部門或環節出現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地解決。在日常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測、維護及保養,并由質量管理部門分配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指導,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完成,促進防雷接地技術充分應用于現代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
電氣設備與防雷接地設備的安裝中經常會用到金屬管,一般的金屬管都會在其表面覆涂一層特殊的保護膜,防止金屬管生銹。金屬管在安裝的過程中發生碰撞,會對金屬管表面的保護層造成破壞,產生銹蝕。為此,技術人員在檢查金屬管表面狀態時,要確認管道是否存在銹蝕問題,如果金屬管發生銹蝕會增大管道電阻,對雷擊電流到地下的流通道路產生影響,破壞防雷接地系統的防雷避雷效果,為此必須將金屬管表面的銹蝕部分全部清除干凈,然后對處理后的金屬管進行鍍鋅,以防止該部位再次發生銹蝕。
綜上所述,建筑電氣安裝中的防雷接地施工技術,應根據建筑和電氣工程設備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做好避雷網、避雷支架、接地結構等設備的安裝,進而確保電氣工程設備能夠在雷雨季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