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汐 沈茜 王璐 龐小燕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
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我國執行的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制度,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中決定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要求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減稅降費是兩項獨立性工作的合稱,即"稅收減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稅降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起征點提高到月銷售額10 萬元,月銷售額不到10 萬元的,免交納增值稅。第二,對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放寬讓更多的企業被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加大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的力度。第三,對小微企業交納的部分地方稅種,實行減半征收。第四,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研究對象選擇。第五,個人所得稅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第六,調低企業上繳社保費率。
本課題在全球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前提下,聚焦于"減稅降費"對中國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探索減稅降費政策出臺,促進了大學生創業后,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紛紛冒出,這些企業在互聯網+環境下,將會怎樣運用經費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創新力、提升國際核心競爭力的運營模式,促進更多的大學生創業,推動國際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好地推動、深化改革,促進社會的發展。
研究互聯網+下,減稅降費政策對中小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影響主要分為下面幾個研究方面:
首先,互聯網+下,減稅降費政策有何效益。減稅降費的效益很多人并不了解,怎樣發揮政策的作用可以有效推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我們關注的問題,深度了解政策,分析其好處和瓶頸,有利于總結和完善。
其次,該政策針對中小企業如何推進。中小企業如何運用這項政策為自己的經營規劃經費,提升自身競爭力是區別于大型企業的重點,中小企業的發展不比大型企業,他們更需要這項政策來解決經濟困境。這項政策的另一個作用是推動中小企業的就業,促進大學生的創業,如何推動促進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中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各企業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因此為了促進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各行各業的深入發展,我國近年來推行減稅降費政策以保護國內企業。
在減稅降費的基礎上,企業的生產經營、投資、融資及財務策略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同時,減稅降政策也有利于企業核心技術水平的提高,優化產品質量,進而營造良好的行業與市場環境。下面,將通過減稅和降稅兩個方面談談該政策自實施后,所帶來的成效:
1.減稅政策的效益。近年來,我國市場形勢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因此國家在宏觀調控政策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即對企業實行減稅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減輕企業經濟壓力,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近年來GDP 取得顯著增長,國家稅收也得到提升。從總體來說,我國減稅政策落實效果比較好,成績顯著,有利于促進我國企業良好發展,為各行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2.降費政策的效益。為了促進國內企業發展,我國自2003 年起就出臺一系列降費有關的政策,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壓力,保證國內市場的經濟穩定,促進其與國際市場的逐漸接軌。相關統計表明,近年來,我國政府性基金類項目與全國性涉企行政事業項目收費均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我國在降費政策方面也得到了有效落實,降費政策的推行效果良好,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中小企業為例,減稅降費政策所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讓中小企業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二、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增強;三、促進中小企業積極的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四、減稅降費讓中小企業減輕了負擔,促進其發展壯大。此外,結合減稅降費政策在增值稅、所得稅等稅種的優惠帶來的稅額變動表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減稅降費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綜上所述,減稅降費政策取得成效較為顯著,為國內企業營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因此,各行業應該運用該政策,抓住機遇,積極調整自身發展策略,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下市場的發展需求,從而事先企業可持續發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減稅降費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的同時,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減稅政策方面,我國GDP 與稅收的增長率呈下滑趨勢。尤其是稅收的增長率降幅明顯;在降費政策方面,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工作環節存在可以改進的空間,在政策執行力度以及部分項目收費合理性方面,仍然需要給予相應的調整。只有解決這些難題,減稅降費政策才能得到進一步落實,完善相關制度,才能起到促進企業發展的最終效果。
中小型企業在面對政府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紅利"時,應結合企業自身的運營狀況妥善運用,積極提高企業自身的影響力來增加市場競爭力。就普遍情況而言,中小型企業在減稅降費政策的影響下,少繳或免繳納稅稅額,經營利潤得以上升,可以緩解企業運營的資金壓力,從而有更多的資金可以被用于企業為自身謀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創新型的技術、高素質的人才、優秀的企業文化和企業自身所具有的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中小型企業在利用減稅紅利時大多在這些方面著手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對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能為中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減輕壓力,為企業提高市場占有率。南京金鍇醫療器械的財務負責人唐吉廣表示他們公司作為小微企業,享有減稅政策帶來的福利,2019 年增值稅率的降低讓他們公司省下了40 多萬元的稅款,他們打算用這筆錢來幫助公司拓寬市場,購進新型醫療器械,提高生產技術,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生產技術的創新不僅可以節約原材料的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成本,也可以對生產的產品性能進行優化,比如從產品的制造轉型成為智造。在環境和發展的大背景下,生產高性能比又環保的產品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對產品的出口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這相當于為企業拓寬業務渠道打下了基礎。
其次,高素質的人才有利于中小型企業自身的良好運營,盡管技術領域的創新可以節約人力資源,但是各個專業領域的人才對中小型企業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助力,比如技術型人員對創新技術的開發設計,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有利于在競爭中讓企業脫穎而出,拓寬市場不斷發展狀大,但聘請高素質人才和職員的專業培訓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往往大多專業領域的人才傾向于更大的公司,中小型企業在人才競爭方面的優勢并不大,這就需要對入職員工的專業培訓。南京旭佑玻璃有限公司在減稅降費政策中近年來獲得了100 萬元左右的稅款優惠,公司很多優秀的在職員工進行了專業領域內的職業培訓,進而考取了相關證書,不僅增加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也為企業開拓新的市場、擴大產品市場覆蓋率有很大的幫助。中小型企業因為數量眾多,為市場貢獻了超過80%的就業崗位,減稅降費政策不僅可以讓其吸收到人才,還可以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促進了市場的良性發展。
創新型的技術、高素質的人才、優秀的企業文化和企業自身所具有的品牌影響力都不能缺少資金的支持,減稅降費政策的推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潤滑油",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技術人才等核心問題,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也就大大提高,不僅可以在國內和大型企業共同發展,在國際舞臺上也能夠與國外的企業競爭,推動世界市場的繁榮,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1.要對減稅降費政策充分了解。我們的項目研究主題是研究互聯網+下,減稅降費政策出臺后促進大學生創業,使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出現后,這些企業將怎樣配置資源來提高自己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從而總結出具有高效率和創新性的途徑來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所以對減稅降費政策充分了解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被調查人群對互聯網+下企業減稅降費的了解程度:有20%的人對減稅降費政策了解很多,大多數人只了解一點或是完全不了解。
而人們對于減稅降費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的看法中有80%的人認為非常重要,20%的人認為影響不大。
人們認為企業減稅降費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中,有90%的人認為有利于縮小成本,80%的人認為可以縮減開支,提高企業利潤,70%的人認為可以擴大經營。在選擇工作時企業減稅降費給80%的人帶來企業不錯,思想先進的感覺。從這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企業減稅降費持有積極的看法,認為是思想先進的代表。減稅降費的重點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對穩預期、穩投資、穩就業等方面都發揮著直接作用。減稅降費有利于刺激個人、企業等經濟活動主體的生產、投資行為,進而擴大有效稅基,形成政府財政收入增加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從我們的調查問卷結果來看,多數人對于減稅降費了解的不算多,對于如何將互聯網和企業減稅降費政策聯系在一起甚至合理運用也不是非常清楚。加強社會對此項政策的了解可以幫助國家集思廣益,更好地完善此項政策的推進。
2. 互聯網發揮作用。人們對互聯網+可以對減稅降費起到的最大作用的看法,90%的人認為可以分享網絡相關資源。除此之外,還有可以加大各種對企業的監督,集思廣益,網絡也是作為一種運營成本等想法的產生。所以在網絡信息全球化發展的當下,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做到資源共享,將互聯網的便捷融入到方方面面去。
3.預計未來全面推廣以后的影響。減稅降費作為剛出爐不久的政策,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的影響,造福了制造業、社會服務業等社會各個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推動政府改革,深化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從根本上擴大市場能力,提供一個更強勁的、可持續的財稅支撐體系,同時形成有利于企業的寬松發展環境,我們的研究正好可以從中發現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助推力,從而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稅收政策對于企業運營的影響。
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財政政策的助力,其中減稅降費政策更是為其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可見減稅降費政策不僅僅可以改善企業現金流,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有了政策的幫扶,中小企業能夠在面對突發疫情時更好的度過難關。
最后,聚焦2020 年的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疫情讓眾多企業停工停產,大量中小企業面臨危機,政府接連出臺進一步減稅降費的政策來幫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中小型企業在此基礎上需要合理規劃管理制度和經營策略,加強流動資金的儲備來應對突發情況,同時也需要充分利用技術創新和科技力量來優化產品的生產加工,提高產品的利潤,政府對稅收的減免減輕了復工復產的壓力,中小型企業應該抓住機會,調整產業結構,幫助市場的復蘇和經濟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