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張 坤
《增值稅暫行條例》的實施是我國在增值稅方面積極探索,目前看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解決了生產型增值稅不利于鼓勵投資問題、加大征收成本問題和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問題。同時,這一改革也對我國的電力企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首先,對固定資產的持有期間經營成果產生影響。隨著增值稅的轉型,電力企業的外購設備入賬價值和折舊額都開始減少,可以將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抵扣,并且在成本中不包括增值稅的內容,不需要對其折舊,使得當期的營業利潤提升。
其次,對電力企業的當期經營結果產生影響。隨著抵扣范圍和抵扣比例的調整,讓電力企業的進項稅抵扣額度加大,每期上交的增值稅開始減少,隨之營業稅金和附加也會降低,保證了電力企業的經營成果。此外,隨著增值稅的轉型讓企業的財務費用開始降低,這是由于一般電力企業的固定資金通過貸款取得,可以對固定資產的進項稅抵扣,比如火電企業的進項稅抵扣從13%變為17%,將這部分資金節約后可以減少財務費用。
首先,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影響。在增值稅改革之后,固定資產的進項稅從13%上調到17%,對于資本密集型的電力企業來說,隨著固定資產的比重加大,進項稅額也加大。新政策發布之后可以對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抵扣,同時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降低,對電力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開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次,對投資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影響。在購置固定資產的進項稅抵扣之后,現金流量表的支付固定資產的現金會減少,如果投資效果不變,現金流量額會增加,對于吸引投資帶來幫助作用。從籌資的角度講,隨著電力企業的飛速發展,已有的資金開始不能滿足電力企業發展需要,對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之后可以降低資金成本,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對財務決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結構、投資決策、投資規模和投資方向方面的影響,在滿足電力企業資金需要的同時,可以有效分析籌資活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進而擴大企業的投資目標。比如電力企業為了加大投資金額,會減少資金分配量,進而對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分配產生影響。
在增值稅改革之后,主要的優惠政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直接免征稅費,在這種情況下納稅人可以不繳納稅費;其次,直接減征,這種方法是按照應征收的要求少征收一部分稅費;再次,即征即退,該方法是稅務機關征收的增值稅入庫之后,稅務機關在征稅的過程中部分或者全部退還給納稅人的政策;第四,先征后退,該方法和即征即退存在退稅時間的差異,比如核力發電企業生產出電力產品之后,在正式商業投產的次月15個年度內采取先征后退方法;最后,先征后還,該方法是稅務機關先征收和入庫,之后政府機關會根據稅后政策審核與返還。
在增值稅改革的背景下,發電企業方需要對稅收政策進行有效利用,進而合理減稅同時電力企業也要對經營和投資進行合理規劃,進而保證投資效益。
首先,對新的增值稅政策積極學習。在增值稅轉型后對電力企業的會計工作開展起到了重要影響,所以電力企業要利用稅負降低等利好政策,比如還沒有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要爭取資格,進而節約資金。在固定資產的采購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供應商,讓企業有更多的進項抵扣,節約資金成本。其次,做好經營規劃。處于國家稅制改革的背景下,電力企業需要對自身處于的大環境全面分析,其中包括國家政策、市場環境等,使得電力企業可以明確自身的定位,避免政策變化帶來的經濟損失。此外,電力企業要完善投資評價體系,讓投融資計劃更加科學。最后,科學進行會計處理。電力企業的增值稅繳納方式轉變為先征后還后,對會計處理的方式以及業績指標產生了影響,也導致了主營業務收入的減少,其中對主營業務利潤率、應收賬款的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產生一定影響,在采用先征后返的方式之后,電力企業將不能從政府中獲得貨幣性或非貨幣性資產,使得在會計處理中不能把該項資產作為主營業務收入,即把政府補助的資產納入營業外收入范疇。
綜上所述,在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利于政策平衡各個地區的產業利益,對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也有利于政府更好的行使權利,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深遠影響。同時,電力企業在會計處理方面也要積極做出轉變,對新的增值稅政策積極學習,做好經營規劃,科學進行會計處理,進而為電力企業財務工作更高效的開展,為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