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濤
(登封市唐莊鎮初級中學,河南 登封 452471)
為全面發展我國基礎教育,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學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是組成中學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 極大的提高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管理水平,為中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但是,縱觀當前部分中學在信息時代財務管理工作情況,各種財務管理問題層出不窮,如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重視財務預算管理等,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對中學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嚴重阻礙[1]。
1)財務信息溝通途徑缺乏準確性、實時性。當前,在我國大多數中學財務部門主要是通過QQ、微信、電話溝通、短信、辦公軟件等本校信息交流平臺來發布信息、反饋信息,但是這些方式比較片面,存在許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如:中學財務部門在信息發布過程中,廣大師生不能積極、主動的獲取財務信息,多數人對于財務政策的更新與財務制度的變化等漠不關心,真正關注財務部門發布信息的人比較少。又如:在實際報銷過程中一些教職工由于對財務制度不了解而時常會犯錯,而出現問題時也只能通過打電話或發短信的方式來告知,若聯系不上則極易降低處理速度、處理效率。此外,還有一些中學要求教職工在報銷時必須自己上網驗證發票真偽,而這些教職工往往并沒有接受專業培訓,對于相關網站與相關規定并不了解,從而導致部分教職工在報銷過程中充滿怨言[2]。
2)預算管理體系缺乏智能化水平。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預算管理工作,相應的增加了預算要求與預算項目,促使預算管理工作日益復雜。由于預算資金管理與各中學的各種情況密切相關,如資金使用效率、教育教學活動以及管理質量等,為此各中學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有必要聯合自身實際情況。但是,我國各中學在信息時代依然采用比較傳統的預算方式,現代化信息技術尚未得到有效應用,在制作預算編報時依然采用傳統手工的方式,且多利用本單位的辦公軟件來采集、整理、匯總、分類數據,由此導致一些中學的預算管理過程變得相對復雜和繁瑣,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比較多,但是很難數據的真實性。
3)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強有力的沖擊了內部控制。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投入力度明顯加大,由此極大的增加了各中學的財政資金與資產,各中學可以配置更多的裁員與資源,為更好的控制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就需要中學建立一個更為科學與完善的內控機制,最大限度的規范各種國有資產流失風險。當前,各需要將內部控制嵌入到各中學財務信息系統中,確保各項業務與內部控制標準相符,針對有違內控規定的行為及時制止,從而才能高效、有序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但是,現實情況是各中學財務軟件功能以集中操作為主,在考慮時不能立足于學校管理系統的整體角度,總體規劃、設計都缺失,由此很難實時、動態化的監控風險[3]。此外,各中學使用的財務軟件,各控制模塊保持相對獨立性,對于信息技術、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不能充分考慮,在實際操作中導致很難滿足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信息時代財務管理信息化旨在如何減少一些重復性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傳統內部控制側重于監督與控制,因此通過開展這項工作必然會影響傳統內部控制規范[4]。
1)建立健全的財務信息溝通機制。當前,一些中學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依然缺乏完善的溝通機制,為此中學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各項工作的開展。在信息時代各種信息技術獲得廣泛應用,中學財務管理為更好的更新服務模式,就需要強化應用信息技術。如:安排專業人員來負責運行微信公眾號、微信平臺、云平臺等,便于各種財務政策的及時發布,還能夠及時解答政策,為廣大師生與家長更好的咨詢、查詢相關信息提供極大的便利,確保財務信息的公開性與透明性[5]。
2)建立全面、精細化的智能預算管理體系。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中學為更好地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就需要強化利用信息化手段,確保能夠全面控制預算,如編制、下達、控制、分析等。如:中學可以建立一個智能化網絡信息平臺,在開發一些預算管理軟件時還可以結合中學的實際情況,為更好的預算管理工作就需要嚴格按照收支分類、精細化要求。通過網絡各部門可以更好的編制、審批、監督預算,這對于預算編制效率、編制進程的提高至關重要,以此可以將計算機、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能夠提高預算準確度。
3)加快管理會計轉型與積極的開展信息化建設。在信息時代為幫助各中學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發展,就需要充分認識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明確二者職責,其中財務會計側重于財務數據核算,管理會計側重于分析、整理各種財務數據信息,因此對于中學而言,管理會計更有助于實現財務管理、內控體系之間的協同發展。同時,各中學在信息化時代為更好的傳播信息,就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如可以設計信息查詢反饋平臺,及時升級EPR系統,使其能夠符合中學的實際發展情況、目標通過不斷升級來充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且能夠更加高效的運算相關數據[6]。
4)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在中學財務部門中若缺少健全的規章制度作保障,則不利于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目標,不能有效規范管理人員的工作,而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能夠促使工作人員用更加嚴謹的態度來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5)重視人員培訓與人才引進。在信息化時代中學需及時淘汰外行理財穩定現象。中學需要分期分批的培訓現有財務人員,確保其遵紀守法意識的增強與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會計人員需要強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并強化自身會計工作技能與會計實踐能力。同時,在引進人才時需要他們必須經過正規培養的本專科畢業生,嚴格要求,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使其盡快成為中學財會隊伍的中堅力量,只有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才能做到依法理財,相應的也能夠順利的開展財務監督工作。另外,積極的建設財務內控績效考核體系,積極的表彰那些表現良好的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指導員工能夠相互鼓勵、相互激勵,并不斷提升自己,從而就能夠為中學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7]。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為進一步提高中學財務管理水平,就需要積極的開展信息化建設,便于實現中學收支預算平衡、確保資金安全與完整,還能夠高效的使用資金、更好的整合與共享各種資源,促進其監控職能的全面提升,從而能夠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