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榮花
(肥城市石橫鎮北高余小學,山東 泰安 271612)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與經濟變革,全球許多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都在思考如何培養未來公民,以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與生活。在新時代背景下,“核心素養”成為教學領域探討的“熱詞”。為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未來公民的國際競爭力,教育部于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并明確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育的基本任務。小學英語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文筆者將通過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定義及構成要素,結合日常工作中的教學案例來闡述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則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觀的體現,是學生通過相應學段的英語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要素。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是學生在社會環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語言意識等;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是指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理解中外文化差異,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發展國際視野;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重在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批判思維、創新思維等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能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條件,是指學生對英語有持續的興趣,能自主確立英語學習目標,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個人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也能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水平,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自身要有不斷發展,進步的意識,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也要不斷設計,完善,應當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前一定要認真備課,將學生具體情況,教材重難點,教學方式等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對課文內容深入分析,結合學生實際特點深入探究,選取最佳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小豬佩奇》動畫片,佩奇這只可愛的小豬用英文稱呼是什么?學生就會想到pig。口語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的方法很重要,通過上述的方式讓學生們更輕松的學習英語,更好的記住單詞并掌握更純正的英語口音,這種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們創造。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通過直觀的演繹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該單詞的記憶,鞏固英語單詞的學習效果。設計充滿游戲性和趣味性的活動,能夠吸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新奇感,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在對各種動物觀察時培養學生辨析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練習時,增強對英語的熱愛,與此同時,也加深了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教師也可以以英語學習作為媒介,給學生拓展一些動物的知識,明確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學習英語知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念都是小學生階段應該明確的,將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緊密融合,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實現更為長遠的進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學習英語。小學生好奇心強,在剛接觸英語時,他們有強烈的學好英語的愿望。但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加上小學生年齡小,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特點,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小學生很容易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因此,讓學生嘗到學會的樂趣是保持興趣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分為若干個小臺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給學生搭好一步步成功的臺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贊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到學會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維持對英語學習持久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學氛圍能夠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過度壓抑。為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圍繞著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例如,在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積極運用游戲、表演等多種方法,讓課堂教學更加的輕松活潑,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特點,促使學生減少對課堂的抗拒,降低對呆板課堂的刻板印象,實現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育。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核心素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基于培養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純粹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而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為目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育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發展思維品質和構建學習能力為出發點,積極創設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環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深挖教材內涵,設計能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堂教學活動,努力開發多樣化且充滿智趣的第二課堂資源,從而切實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把學生培養成為當代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使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