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忠
引言:規范化管理作為商業儲運的一種獨立的管理方法,是在商業部提出《商業供銷社儲運業服務規范》和《商品儲藏養護技術規范》以后,提出的新的管理要求,它使儲運企業和專業公司儲運部門的經營活動、服務活動和管理活動,有一個全面、系統、科學、合理的章法,建立起規范性的工作程序,變定性管理為定量管理,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佳的效果。它與其它管理方法之間的最大區別,在于從具體操作勞動抓起,有量化標準,有程序要求,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易于執行、易于檢查,它不僅理順了工作環節,而且能提高職工素質。
顧名思義,商業儲運是指涉及到商業交易的儲存與運輸一項業務。具體內容主要是通過提供倉庫,也就是提供存儲空間,還有運輸用具汽車和機械用具等各項設備和裝卸、搬運、包裝等業務活動。專門從事儲存和運輸商品的相關業務,被視為商品流通服務行業,是商品流通、物流運輸中的重要環節,不可或缺。這種業務的經營特點是不進行直接的商品營銷,通過儲存的方式進行商業活動。一般情況下,設有倉庫、運輸部、中轉部、搬運部、包裝部以及機械維修部等相關業務部門,維持商業活動的正常運作。
從商業儲運涉及的相關業務來看,以及關系到的一些流程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可以得出商業儲運的三項基本任務。第一,保證商品在進行商業儲運活動的安全,其中包括收發商品信息的準確,出庫、入庫和運輸的迅速并不出現損壞情況,在此基礎上,做到管理費的合理。第二,根據運輸物流行業的服務原則,按照儲存商品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進行妥善的保存,對運輸的線路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證距離短和交通情況的順暢。與此同時還有注意道路的安全性,不能夠為了縮短運輸時間,走安全性能低的路線,盡量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第三,在保證前兩項任務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機械流程的運輸操作水平,進而提高其經濟效益。
首先,通過對商業儲運的了解,我們知道在進行業務活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環節與流程。那么,如果對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對流程環節制定相關的規范與要求,把所有的環節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每一步都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保證工作崗位人員齊全、工作質量和操作順利,完成活動規定的各項任務。
因為商業儲運活動中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在活動中一旦出現問題,責任的劃分是比較復雜的,再加上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職責范圍的劃分并不是清晰。進行規范化管理之后,對這些都進行了明確的劃分,職責與職能分工明確,各種責任也進行了準確的分析,并且以透明的形式展現出,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服務。
科學管理是近年來提倡的管理方式,當前,許多企業都實行了科學管理,促進了企業的積極發展。從當前的企業管理中分析,可以得出企業中普遍存在盲目性管理的問題。規范性管理在推行的過程中也涵蓋了科學管理的實行,消除了企業中存在的弊端與問題,使工作更具有目標性。
進行規范性管理,對于活動過程中的信息會得到的更準確,也就是得到信息反饋,根據信息可以分析出活動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解決問題,打開業務的開展局面,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升經濟效益。
進行商業儲存的規范化管理最主要的是總體控制,想要實行總體控制,首先要確定推行的目標,明確管理的儲存商品的基本信息和所需任務以及基本原則,提出儲運管理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儲運系統中的組織結構與系統控制內容,對職能和管理的范圍進行有效劃分,使各個部門了解相應的責任與職能目標。根據儲運管理的特點與性質,提出相應的控制規范內容,最后,以此作為管理的規范依據,從而實現總體控制。
專業管理規范包含了商業儲運的基本流程內容,主要為:倉庫儲存管理規范、商品安全管理規范、運輸工具管理規范以及商品中轉管理規范等。實現專業管理規范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從概念的角度出發,各個部門要了解相關的職責與業務內容。其次,根據信息的反饋,把握管理的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規范目標。接著,從專業的管理角度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化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到管理規范的主體從層次,將管理規范向縱橫兩方面延伸。最后,從層次的把控規范上進行權限的設定,關于針對性的內容規范加固,是管理指令的落實更加迅速。
流轉環節規范主要是指在商品進行中轉、運輸環節中的規范,不包括在倉庫存儲的部分。我們可以將流轉環節從性質上劃分為:商品、費用和信息三種,只要對這三流轉制定相關的管理規范,就可以保證服務活動順利的進行。在流轉的過程中,中轉就可以被視為“點”,而從倉庫到中轉點,或者是從中轉點到達最終目的地可以視為“線”,那這種規范,可以認定為一種點線結合的管理。因此,制定的管理規劃不僅要考慮環節之間的聯系問題,還要注重規范的方式與內容。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規范化的管理對于商業儲運是非常重要,根據對商業儲運的了解,我們知道其中涉及的環節是很多的,這就容易出現紕漏。而規范化管理可以通過自身的規范性降低出現問題的頻率,使業務活動進行的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