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教育的重要任務,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格,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格品質,育時代新人是“課程思政”的總體目標,我校大學英語課程面向本科一、二年級以及研究生一年級約15000 名學生開設,教材中不乏可以深挖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元素,現以本科一年級使用教材——《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第二單元Text A 課件設計為例,探索思政元素與大學英語語言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本單元主題為Friendship(友誼),Text A 講述的是作者偶遇一出租車司機,并拜讀了他寫給老友埃德卻未能發出的一封信,了解到他倆之間終生真摯的友誼,以及司機終生的遺憾——未能在埃德生前告知其所給與的友誼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作者本人立即采取行動,為了將來不至于后悔,立即寫信和老朋友保持聯系。本課課件總體設計思路圍繞“友誼”展開,可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部分進行思政元素和英語語言聽說讀寫譯能力教學相結合。
1. 介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著名的友誼關系。選用圖片、視頻和文字素材,重點講述“管鮑之交”,引導學生查閱學習“八拜之交”的典故及其涉及的人物和軼事,了解中國歷史上古人交友的方法和優秀品質。
2.結合時政,以圖片和文字數據等素材,介紹秉承中國古人優秀品質的現代人(以馬云為例),是如何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做出彰顯其國際化、全球化視野,具有大國情懷與格局的友愛他人之舉,接著導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出本文的主題與“友善”一詞的契合。
3.鼓勵學生從經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讀物中,找尋與“友善”相關的內容,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并鼓勵學生完善自我友善品德,為世界在和睦、友愛基礎上的共同發展助力。
課中教學以英語語言綜合技能為主,詞匯、句法和語篇解讀范例與“友善”和時政密切關聯。比如:
1. 利用Listening Practice 聽力素材,讓學生總結篇章中真摯友誼不可或缺的兩大品質——apprecition(感激)和forgiveness(寬容)。
2.當文中第六自然段出現friend 一詞時,用ppt 展現與“朋友”、“友誼”相關的名家名句,如:(1)Walking with a friend in the dark is better than walking alone in the dark。—Helen Keller 在黑暗中與朋友并肩同行好過在光亮中獨自行走——海倫·凱勒 (2)There's nothing on this earth more to be prized than true friendship。—Thomas Aquinas 世界上沒有什么比友誼更珍貴的了——托馬斯·阿奎納
3. 當文中第七自然段出現短語“keep up correspondence”,可舉例為:In order to promote our friendship,I keep up correspondence with my friends fa away。為了增進友誼,我寫信與遠方的朋友們保持聯系。此例句旨在告訴學生維護友誼的舉措之一就是經常保持與朋友們的聯系。
4.最后一個自然段,可提出問題“Why didn’t the author unpack right away when he got to his hotel?”(為什么作者進了旅館房間,沒有馬上打開箱包呢?)以此了解學生對語篇的閱讀理解情況。Because he wanted to write a letter and mail it to his friend first,not to leave regret in keeping friendship just like the cabbie。因為他想先寫封信寄給朋友,不想像那位出租車司機一樣,在保持友誼中留下遺憾。
課后作業任務既要圍繞思政教育元素,又要拓展學生思辨能力,還得結合英語語言能力應用。可采用如下方法:
1.布置下次課的演示任務,讓學生以圖片、視頻形式介紹“八拜之交”相關的故事,引導學生課下自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經典作品;
2.布置學生口語表達任務,介紹自己最好的朋友,設定如好友姓名、相貌、性格等諸多方面為介紹重點,讓學生自覺梳理真假朋友,了解朋友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性以及維護友誼的正確方式;
3.布置學生比較中國與美國關于友誼的區別之處,制定表格項目如:Duration(持續時間);Degree(程度);Basis(友誼基礎);Responsibility(責任感)等讓學生填空對比,增強民族自豪感,并確立中國古今學習典范,立足全球,以更大的格局為國內外友好發展奠定個人綜合素質基礎。
4.布置學生給朋友寫一封信,表達對朋友的感謝之情,讓學生掌握英語書信寫作技巧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養成維護友誼之樹長青的方法。
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充分了解目標語文化,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成為跨文化交際人才。在英語語言的學習中,融入關于國家、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識,能夠正確認識中國的歷史、國情、特色并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較,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形成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是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探究完成的教學任務。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既要充分尊重學科特點又要與思政內容有機結合,形成適合本學科的課程思政構建體系,而且當今教學已處于無所不在的信息化環境中,大學英語課堂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對接為特色,力求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件制作時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資源,將課程思政元素嵌入于學生群體的認知模式中,營造一個自然,傳承,向上的智慧課堂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