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鑫
土建是我國建筑行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基礎建設貢獻力量。對于建筑土建工程項目而言,土建施工為重要環節,可以說其占據著工程項目的主體位置。相對而言,土建工程內容具有較強的繁雜性,其中包含了很多工序,技術性較高。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大力提倡節能環保理念,土建工程也要跟緊時代的腳步進行創新,將多種節能施工技術運用到土建施工中,能夠切實減小建筑土建工程項目對能源的消耗量,進而實現預期的施工目標,這是未來建筑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
建筑土建工程所含施工內容豐富,施工量相對較大,因此能源耗費問題較為明顯,以不影響質量為基本前提,最大限度減少能耗,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需選擇可行的技術手段。在節能施工技術的指導下,可深度發揮出資源優勢,避免資源浪費現象,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經驗表明,建筑土建工程出現能耗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技術應用不當,由于技術缺乏明顯優勢,導致資源利用率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在資源和能源方面的投入明顯增加,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為達到減少能耗的目標,應積極引入先進施工技術,針對資源和能源采取科學的配置方式,提高其利用價值。建筑施工需要與現階段的環境狀況相適應,在能源緊缺的局面下,節能環保成為重要突破口,引入節能施工技術后可為建筑土建工程提供明確的指導,可在傳統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實現升級,優化老舊管理思路。以“節能”“降耗”為基本發展目標,最大化地減少成本投入,兼顧建筑安全、實用、經濟效益多方面需求,以便給建筑行業持續發展提供推動力,在整個新型發展形勢中,節能施工技術彰顯出優良的應用效果,其地位不言而喻。
建筑材料的選取不應只考慮節能環保這一要求,還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建筑材料要達到建筑的標準,要將建筑材料的質量放在首位,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改進,達到節能環保的更深層次的需求。因此,施工單位在選擇材料時首要考慮建筑材料的質量,在同等質量或滿足設計需求的情況下合理選擇合適的節能材料。目前,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材料的高性價比越來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重點,將新型材料應用到房屋建筑當中越來越普遍,比如將新型保溫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將保溫防水材料應用到墻體與地面中。
在綠色建筑施工過程中,能源設備其實是一種輔助類型的設備,為了進一步的貫徹綠色和節能,能源設備也需要引入一定的節能降耗技術,確保建筑能夠進行綠色節能發展。例如在強化能源設備應用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空氣隔熱設備,這樣就能降低傳熱,一次來達到隔熱的目的,還能夠實現建筑的夏季降溫,使得建筑的能耗可以進一步的降低,同時,設備的運行效率也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這對于建筑施工過程的進行是非常重要的。
在傳統的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展開外墻體施工操作時,一般會采用加厚的辦法來加強外墻體保溫性能的作用。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傳統的作業模式顯然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群眾的多元化需求,更新興的作業方式走進了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人員的視野中,比如復合墻體法,其主要是讓塊狀混凝土材料發揮承重作用,之后把它和其他的材料進行完全混合以后所構成的墻體,該墻體可以起到較強的保溫性能。從保溫的性能上看,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材料如膨脹珍珠巖和巖棉等具有較強保溫性能的材料,在目前已經被廣泛運用到了節能工程施工中,且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屋面是建筑中極為關鍵的防護結構,其具有面積大、直接與外部接觸等多重特點,在當前的建筑環境中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對象。現階段,基于屋頂的節能技術設計工作重點領域在于對風能、太陽能的開發,具體應注重的是:充分發揮出屋頂面積大的優勢,在該處布設大范圍太陽能電池板,盡可能收集太陽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再將其直接對接于熱水器設備,可滿足用戶的部分用電需求,減少市政電能的消耗,緩解電能緊缺的局面,幫助用戶減少用電成本。條件允許時,屋頂增設風能發電機也是可行的方式,通過自然風力作用從而實現動能向電能的轉化,此舉也能夠為用戶的日常用電需求提供支持。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可在屋頂設置雨水花園或是在該處種植草坪,于該處形成蓄水池,在其作用下收集自然雨水,此后經過凈化處理可作為日常用水,如小區內的綠化澆灌等。
在房屋建筑當中,門窗屬于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影響人們的出行、通風、光照、保暖、散熱、安全等多個方面。因此一定要提高對門窗設計及施工工作的重視,同時在門窗的選材上也要考慮節約資源這一原則。所以建筑單位一定要選擇價格適中且門窗質量良好的材料,在以往的施工中多選擇木頭或者塑料作為制作門窗的材料,這兩種材料傳熱性能不高,即隔熱性十分良好,可以更好地適應我國的環境氣候特點。在門窗的安裝中要嚴格按照圖紙的要求,對門窗的各項參數要十分精確,避免建筑施工結束后門窗出現變形或者裂縫現象。在門窗的安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密封工作,更好地發揮門窗的隔熱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們的安全。
總之,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節能施工技術的運用,具有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作為有關工作人員,增強對新型能源開發和運營,將原本的化石能源逐漸地替換掉,切實降低能源耗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