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華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產生數量也在快速增長。齊齊哈爾市建筑廢棄物的年產量在50 萬噸左右,其中齊齊哈爾市區建筑廢棄物年產生量30 萬多噸,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處置手段,大部分建筑廢棄物直接簡易填埋或堆放處置,占用大量土地資源。按照國際測算法,每萬噸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場的土地1 畝,據資料統計,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進行填埋作業,建筑垃圾呈現出批量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的狀況,耗用了大量的土地。建筑垃圾填埋過的地方,永久不能復耕,造成了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隨著我國耕地、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如何處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
目前齊齊哈爾市區有五個垃圾填埋場,黎明衛生填埋場位于齊齊哈爾市建華區黎明村,填埋區面積5 公頃,填埋堆體高度39m,堆體體積約90 萬m3,填埋年限16 年,黎明填埋場已于2016 年3 月停止使用。
紅星、黎明、向陽三座衛生填埋場是2000 年建成投入使用。紅星填埋場已于2011 年封場停止使用,市政府決定將其搬遷到崔門衛生填埋場。向陽填埋場于2003年停止使用,已經充分覆蓋,不會對周邊造成很大影響。
目前有三個已經超過使用年限進行封存。一個進行遷移。現在運行的崔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位于昂昂溪區崔門種畜場南側,總占地面積37 公頃,日處理能力1200 噸。并于2016 年3 月投入試運行,目前中心城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約850噸全部運送至崔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垃圾填埋目前消耗大量土地,面臨環保難于解決的問題,對此齊齊哈爾市政府采用建筑垃圾處置特許經營權,授權范圍包括建筑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權,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建華區、鐵鋒區、富拉爾基區、梅里斯區、昂昂溪區)年處理100 萬噸城市建筑垃圾(含存量城市建筑垃圾)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特許經營權。新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齊齊哈爾市城市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的建設資金由企業自籌約1.1 億元,運營管理資金也由企業自籌,并于2019 年6 月30 日前對存量建筑垃圾進行處理投產。處理每噸建筑垃圾財政補貼的單價為5 元/噸,年度結算。齊齊哈爾已有的填埋場,每年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已經不可持續。耗費大量財政資金,造成二次污染。
采用美國貝賽爾15 型全自動磚機生產線。該生產線坐落于高新區建華產業園,為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再利用項目,采用建筑垃圾篩分破碎工藝,制作步道磚、水泥制品等再生產品。達產后年處理城市建筑垃圾約100 萬噸,能極大地緩解我市建筑垃圾處理難題。我市現階段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技術、政策都還不完善,我們可以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將建筑垃圾的利用做到最大化。有針對性的使用合適的再生建筑材料,只有做到資源化才能達到建筑垃圾的減量化。我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幾方面探索:
第一,將建筑垃圾經過初步清理,分揀出可回收的鋼筋和木材,再把磚石、水泥混凝土塊破碎成骨料,經過篩分,除去雜質,形成滿足一定粒徑要求的建材原料。然后按級配設計要求在原料里添加水泥和粉煤灰等輔料,加入一部分水后進行攪拌,形成不同的建筑和道路建設產品,這些產品完全可以替代普通砂石料用于道路基層。
第二,利用廢磚瓦生產的再生骨料經過制磚機制成再生磚、砌塊、墻板、地磚等建材制品。其中這些再生磚極具環保理念,包含地面材料生態透水磚、澆筑透水磚、透水路牙磚三種生態透水磚,被廣泛用于廣場、人行道、慢車道、露天廣場、園林、護坡、等。
第三,道路工程建設需要數建筑材料量大的特點。因此,如果能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自然就成為了道路工程設計中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廢棄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用于道路基層,齊齊哈爾市區天然砂礫級配單一,摻入再生骨料即可達到級配要求,提高基層材料強度還能節約造價。
建筑垃圾占用土地的問題凸顯,而且隨著合法填埋場越來越少、越來越遠,消納建筑垃圾越來越困難;更重要的是填埋會對空氣、土壤、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資源化處置的建筑垃圾已經越來越凸顯它的綜合社會效益。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溶、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滲濾出的污水--滲濾液或淋濾液,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填埋垃圾的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垃圾的綜合利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必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