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韓 王 燕
赫哲族是我國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是我國人數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全國“六小少數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分布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交匯處。赫哲族文化燦爛而獨特,歷史悠久而醇厚。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四排赫哲族鄉是僅有的三個赫哲族聚集地之一,民俗文化具有其代表性。
康養旅游是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和愉快的欲望越來越強烈,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形式在向多樣化方向轉變,傳統的旅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眾群體的需求。旅游者從追求實質性的物質體驗到追求精神愉悅,身心放松的滿足的方向轉變,康養旅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當代旅游者最為愿意和喜歡的旅游方式。
赫哲族作為全國“六小少數民族之一”,歷史悠久,民俗文化獨特且燦爛,旅游資源較為豐富。赫哲族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所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赫哲族特有的精神價值,體現了赫哲族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赫哲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具有其獨特藝術性。
1.獨特的漁獵文化:赫哲族人自古傍水而居,靠水生活,赫哲族人以捕魚為生,穿魚皮衣,以魚類為主要的飲食。赫哲族的漁獵生活習性已在各個方面都有所表現,有悠久的捕魚經歷及經驗,捕魚活動成為赫哲族人獨特的活動方式和娛樂方式。殺生魚、炒魚片、烤“塔拉哈”、炒魚毛、剛刨花魚片等都成為赫哲族獨特食魚傳統習俗。魚皮制作的魚皮衣及魚皮畫還有魚骨手工藝品,也是其獨具特色的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魚皮工藝作為赫哲族瑰寶已被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伊瑪堪:伊瑪堪是赫哲族在長期的漁獵生活中創造的獨特說唱藝術,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傳承赫哲族語言、信仰、民俗和習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是赫哲族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文學藝術,是民族學與語言學中的瑰寶。2011年“赫哲族伊瑪堪說唱”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體育競技活動:烏日貢是特有的民族節日盛會。是集民族民間文化、體育項目于一體,展示特色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傳統節日。叉草球、打布魯、魚網角力、頂杠、射箭等赫哲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赫哲族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
赫哲族民俗文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赫哲族聚集地開展旅游業的基礎,也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要素之一。可近幾年來的旅游活動開展中,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赫哲族位置偏遠,宣傳不足,知名度較低。赫哲族處在偏遠的東北地區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一帶,距離中心城市較遠,游客熟悉度不夠,再加上政府對其宣傳較少,赫哲族聚集地的旅游活動開展受到限制。
2.獨特民俗文化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受到忽視。赫哲族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習俗,例如捕魚狩獵活動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推動下,逐步淡出赫哲族居民的生活。受時代主流文化及大眾審美傾向變化,傳統服飾穿戴時間受到擠壓,獨特的民族建筑風格在此因素影響下也受到影響。
3.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利用不夠充分,利用效率低下。通過實地調查我們了解到,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地區,對赫哲族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不到位,還有一大片文化空白區域還未得到充分挖掘;已開發的部分民俗文化產品未充分體現其真正文化內涵和價值,只為簡單的利益驅動而進行生產和銷售。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新的旅游方式和業態也不斷產生。康養旅游從無到有,逐步走進大眾視野,康養集合多種形式“康養+農業”“康養+體育”“康養+醫療”等成為當下旅游熱品。康養旅游發展潛力巨大,市場需求較大。而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當下政府部門及旅游管理部門最為重視的問題。康養旅游和民俗文化的結合是結合時代所需而提出的一個新思路,“康養+民俗文化”一方面不僅有利于借助旅游方式達到宣傳、保護并傳承赫哲族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還利于發展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的旅游產業,增加當地的經濟收入,解決社會問題,形成“文化+旅游”的雙贏發展模式。
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來實現,康養旅游與民俗文化的結合是適應時代所需,適應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的發展模式和前景的新思路。
康養旅游產品的設計必須立足于當地的資源和環境,四排赫哲族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冬寒夏熱的氣候環境和獨特的赫哲族文化環境都是康養旅游產品開發設計的基礎。通過對四排赫哲族康養旅游資源的搜集、調查及整理,再結合營銷學相關理論實踐及知識體系,從康養旅游的供求端著手,設計并開發有利于進行康養旅游的特色產品和項目,因地制宜,再結合旅游學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設計出基于四排赫哲族鄉民俗文化康養旅游的核心產品、輔助產品、延伸產品,如下。
核心產品是四排赫哲康養旅游中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部分,游客購買核心產品能滿足其康養的主要需求,亦是游客到四排赫哲族體驗康養旅游的原始動力。基于四排赫哲族的旅游資源,核心產品就是根據當地獨特的赫哲族民俗文化資源、中俄分界的烏蘇里江水域資源、冬天冰天雪地勝景等營造出來的康養休閑大環境和氣氛,這是游客考慮選擇四排赫哲鄉為康養旅游目的地的根本動機。
輔助產品之一是以烏蘇里江為基礎開發的產品,以烏蘇里江山水資源為基礎,設計并開發江邊特色徒步棧道、江上運動,江邊特色自行車等戶外康養產品,江邊種植頗具特色的植被,如柳樹。夏季烏蘇里江上賽龍舟、冬季冰上漂移等活動都是可以為之而設計的康養旅游休閑度假產品。
輔助產品之二是依托四排赫哲族鄉獨特的物產資源,開發食療康養類體驗產品及項目。如依托當地豐富的魚類資源及傳統習俗形成養生宴,江邊垂釣等康養體驗產品,其中,生魚片、黑蜂蜜是其主要特色,營養價值極高。食療產品和項目必須嚴抓細節,在確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打造色香味俱全的食養食療產品,給游客一場獨特的用膳體驗,讓游客流連忘返,取得有效回頭客。
輔助產品之三是依托赫哲族獨有的傳統節日資源,開發文化體驗之旅。依托赫哲族特色民俗文化節慶日以及傳統民風習俗,引進承辦商舉辦盛大活動,加以宣傳,吸引旅游者,進而達到傳承并保護民俗文化的目的;建造四排赫哲民俗文化主題展覽館,對赫哲族歷史文化進行講解和宣傳,讓游客擁有不一樣的文化之旅。
四排赫哲族鄉地理環境特殊,位于中俄邊境上,中餓互市給游客提供了以低價購買俄羅斯產品的選擇,且能在中俄互市市場上以較低價格購得其他國家的產品;我國獨有的黑蜂蜜分布于此,營養和美容價值極高,魚骨工藝品及魚皮畫也是赫哲族最為獨特和珍貴的的藝術品。構建該地區的旅游購物點,在一定程度上能讓旅游者達到身心上的滿足,進而進一步傳承赫哲族獨特的民俗文化。
針對以上設計的康養旅游產品和項目,需要著力建設和打造核心產品,同時兼顧輔助產品的構建及開發,此外,要加大宣傳,引進外資和專業性人才,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
赫哲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人數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但其在傳承和保護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借助康養旅游這個載體,依托于四排赫哲族鄉實地環境,設計出基于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康養旅游產品,在民俗文化和康養旅游的結合下,以期對赫哲族民俗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維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還利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增加經濟創收,解決一定社會問題,達到“文化+旅游”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