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宏
“要想富,先修路”,這說明了公路交通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當公路項目建成后,公路養護管理對公路的后續發展和養護起著關鍵作用,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不能被忽視。因此,公路養護管理所帶來的價值不容忽視。
首先,公路養護管理是強制性的,這是我國公路法律規定的。相關的公路管理人員必須對公路進行養護管理,確保公路可以始終發揮良好的作用。其次,公路養護需要注意全面和普遍。公路需要維護的不僅僅是路面和路基,還有橋梁以及綠化帶。在公路的預防和養護中,要及時、快速地對路面的損耗進行修復,確保公路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此外,還要嚴格按照公路養護的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必要時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公路養護管理的工作比較復雜和專業,在實施公路養護管理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實施工作的專業化和機械化外,還要注意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最后,由于引入了新型的社會發展模式,公路養護管理也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在確保公路養護管理成果能夠實現的同時,還應樹立相關的服務理念和生態環保理念。
目前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總的來說是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并且一些公路養護管理的機構存在很嚴重的內部競爭現象,導致公路養護的效率較為低下。在一些地區,對公路的養護管理可能進行的還不到位,比如輔助設備會被入侵、一些建成的綠化帶會被破壞,更有甚者一些原本建設良好的道路由于自然和人為原因損壞后,因沒有及時進行養護,導致路段惡化不能通行。這些現象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公路養護管理的體系較為陳舊,不能引入新型的養護管理制度。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公路養護管理或經營管理體制需要依靠上級資金,這不利于融資、養護技術的更好發展,并且對公路養護管理制度的創新具有一定的影響。
2. 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的不完善影響了公路養護的效率。一些人保持錯誤的觀念,認為公路養護缺乏經濟效益,只能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而這種錯誤認知將導致施工企業信心不足以及公路養護的完善和改革不夠重視,這就造成了發展和完善公路養護管理之間存在了不可跨越的鴻溝。
3.公路養護管理缺乏先進的新型維修設備。由于公路運行機制和養護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公路維修資金在許多地方都很緊張,導致缺乏維修需要的先進機械設備,影響了維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這主要表現在一些技術要求高的自動化程度高的機械設備極為缺乏。
基層公路養護管理具有許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接下來我們從促進國民經濟的提高、維護公路交通價值、進一步提升國內需求、降低交通運輸成本等方面對公路養護管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和探討。
1.有助于國民經濟提高。首先,公路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擎。所以說,公路養護管理能夠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現階段,我國公路和省道干線公路發展迅速,交通密集,車流量非常大,致使對公路磨損比較嚴重。因此,只有高度集中的養護管理,才能使公路的功能發揮可持續的作用。另外,交通管理部門的員工在進行公路養護管理時還需要結合我國公路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汲取國外先進經驗,對公路養護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從而解決我國公路系統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形成一個完整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
2.提高公路交通的價值。公路養護管理對維護公路交通價值非常重要。主線公路養護管理會涉及到很多方面,大部分管理內容包括建設、養護、融資、運營、投資、監督等。在此基礎上,公路管理人員將對公路管理制度進行劃分,確保公路安全且暢通無阻。另外,科學的公路養護管理還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3.促進國內需求的發展。科學合理的公路養護管理可以推進國內的需求。總的來說,公路交通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其次,公路交通運輸對我國國內需求的促進效果非常明顯,我國很多貧困地區因修建了高速公路,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這些地區距離公路距離較近,就業機會較多,不僅提高了土地價值還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因而具有提高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4.降低交通運輸的成本。公路養護管理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一般來說,高速公路在公路交通行業中具有運輸速度快的優點,對運輸時間要求更嚴格,可以縮短運輸時間,對農產品貿易發揮更大的效益。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農產品的商業化。另外,高速公路的交通質量比普通公路建設水平要高,能夠承受的車速也更高,并且帶來了更好的行駛條件,在實際過程中也降低車輛的保養成本。在交通運輸過程中,運輸成本的降低發揮了不同區域的經濟互動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
1.基層公路的養護。基層公路養護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道路和成本上,就是使道路條件優良,降低養護管理成本。當今社會,公路養護單位的目標是“改善路況,降低成本”。在某些情況下,“改善道路條件”應改為“確保道路”。因為新的瀝青路面交付是需要良好并且完善的路況,汽車的不斷通行,會對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損,經過一定的時間后,就會從一條好的道路逐漸變成一條壞的道路,從而需要修復或重新鋪筑,使損部分恢復到良好的正常狀態,保證道路能夠安全通行。
2.采用合理的競爭原則。引入合理的競爭機制是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關鍵。交通管理部門在采用合理競爭機制的過程中,首先要重視一線維修人員帶來的價值,在以一線維修人員為管理中心的前提下采用現代競爭機制。此外,在合理采用競爭機制的過程中,交通管理部門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鼓勵對員工帶來的積極效應。同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采用競爭機制的同時還可以實施企業化的管理,提出競爭和擇優上崗的招聘和升職通道,最終可以實現公路養護管理的戰略目標,從而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在公路養護管理中要注意實施橋梁、安保等項目的招標,還要對項目的各個環節的資料進行嚴格的檢查管理并建立項目電子檔案備查。
3.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基層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效益需要逐步提高管理人員的智能化。在提高管理人員智能化的過程中,交通管理單位應積極利用先進智能軟件所帶來的技術優勢,使得公路養護自動化管理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提高公路行業的實際運營效率。此外,交通管理部門在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的過程中,還應實施公路智能化收費支付系統,使其能夠保證車輛通過不停車收費,并能縮短車輛收費的時間。在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同時,達到提高我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效果。基層公路的日常養護和管理是利用在線實時監控的技術,跟蹤養護人員的詳細工作,并且給養護人員制定相應的巡查任務,以此來實現緊急事故的應急調度。在公路養護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時上傳路段特定問題和道路違法侵權等信息對于公路養護具有重要意義。
公路養護在我國交通運輸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運輸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我們需要特別重視基層公路的養護管理。此外,在公路的建設和保護方面,還要進行設計和規劃,在準確的科學標準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金,全面提高公路養護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設健康良好的公路養護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