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澤江 河南省濮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檢測中心
目前,在我國相關領域內,存在多種電子秤鑒定校準方法,每種方法的原理略有不同,一致性具有一定差異,只有采用合理的檢定校準方法,才會確保電子秤的精確度。因此,對電子秤的檢定校準方法比較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電子秤在實際當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奠定良好基礎。
本文研究時,共有22家企業共同完成檢定校準活動。對電子秤檢定校準對比時,均利用2kg砝碼為基準,多次對比電子秤2kg稱量,并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開展了置零準確度實驗,從而得到相應結果.通過對該結果的分析可以發現,誤差為0.2g,低于標準規定的0.49g;測量平均值為2.0008g;標準差為0.15g;化整之前,修正值的偏差為0.45g。差值的峰值為0.3g,誤差峰值為0.5g,與相關標準對比后可以發現,全部低于標準的±1g。
得到檢定校準結構后,進將所有數據整合到一起,并深入分析后可以發現,其中有一家企業檢定校準時,得到的結果內,大部分項目為2.000kg,不符合實際情況,無分析意義。所以,本次對比研究過程中,將該單位得到的數據完全排除。之后,針對剩余數據,繪制出相應的圖像,對于全部結果來說,差值的峰值為0.7g,測量值誤差的峰值為0.5g,均在相關規定的范圍內;同時,所有企業的結果當中,測量值的偏差均在0.30g以下,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所有22個對比企業內,共有12家企業針對相關標準的要求,開展了置零準確度實驗,在這些實驗結果當中,20家的結果為0,另外兩家一個結果為0.2g,另外一個為0.3g。
本次研究過程中,利用上述數據結果,采用間接法的方式,對測量結果不確定性展開了分析。研究時,下述幾項因素會對研究結論造成影響:(1)電子秤使用時,分辨力的具體情況,用字母Res表示;(2)結果誤差,用字母Ec.max表示;(3)置零誤差,用字母E0表示;(4)允許誤差,用字母δstd表示;(5)檢測重復度,用字母σ表示;(6)偏載誤差,用δec表示。所有企業檢定校準時,均為開展偏載誤差實驗,因而本文研究時,省略這一指標。同時,還有12家企業并未開展置零實驗,對于這些企業的實驗結果來說,將置零一項設置為0,具體來說,如表1所示。
表1 所有數據評估結果對比
將結果數據與表示進行整合后,可以得到表2,通過對該表的觀察可以發現,對于Res來說,影響程度最高,是其他指標的數倍,而其他指標雖然略有差異,但基本相同。同時,利用這一結果可以繪制出相應圖像,通過該圖像的觀察可以發現,對于檢測結果來說,拓展不確定性較低,大約為0.65±0.05g。
表2 實際評估表
對En值進行計算時,采用公式為:
其中,xi表示電子秤的顯示數值,為2kg;xref表示砝碼重量,為研究中的對照值;δi表示測量結果偏差的峰值,即上述影響指標Ec.max;Ui表示電子秤顯示結果的拓展不確定性,數值為1;Uref表示砝碼的拓展不確定性;數值為1。若砝碼是F2級,通過表4中影響情況的計算,可以得到0.01g;若砝碼是M1級,可計算出0.03g。計算出所有En值后,可以繪制出相應的圖像,通過該圖像分析可以發現,所有En的絕對值均小于1,與上一方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因而在對電子秤進行鑒定校驗時,可以采用這兩種方法。
總結:綜上所述,對于常見的En值計算法與不確定性評估法來說,各自具有各自的優勢,但所得到的結果基本相似,應用價值基本相同。所以,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針對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具體需求,選擇最佳的電子秤檢定校準方法,確保校準結果準確的基礎上,提升校準效率,減少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