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捷威動力工業江蘇有限公司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保證生產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現代制造業需要制造的產品越來越復雜,對于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逐漸顯出弊端,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制造業行業發展的需要。將信息化引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可以有效破解這一難題。
近年來,信息技術在制造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有一定的發展,并顯現出了顯著的優點。
1.1 提升管理水平。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提升制造業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企業管理,管理人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產進度、生產情況等具體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目標的偏移,有效規避可能出現的各類隱患問題。借助信息化管理技術手段,還可以構建合理的管理計劃和方案,實現管理流程的優化。
1.2 提升工作效率。與傳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相比,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夠充分提升工作效率。可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促進企業各部門的有效溝通,提高資源應用價值。全生產信息化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控制好產品生產周期。
1.3 提高工作質量。在企業產品制造的實施過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疏忽大意,很容易造成企業產品制造出現生產安全事故和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企業效益的降低。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運用信息化技術能夠較好地規避這些風險因素,避免各個方面可能帶來的損失,確保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覆蓋范圍內不廣,細節問題較多,不同地區不同企業間發展不平衡,整體實踐性不強,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2.1 企業對信息化認識不足。現階段,很多企業對于信息化的認識還很不到位。一些制造業企認為,用電子郵件收發信息,用電子監視器進行監控,就是信息化了。還有一些企業,寧可相信人,也不相信信息化,雖然在企業內部使用了一些先進的管理軟件,但是這些軟件大多屬于擺設,應用極其不充分,大多數只是應用于日常查詢和報表打印上,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還有個別企業甚至擔心,實施信息化管理后,一些對企業不利的信息也會被保存下來,所以抗拒使用信息化技術。
2.2 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制造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目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制度還很不健全,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各種不規范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影響制造業企業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另一方面造成生產安全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化數據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無法滿足實際管理工作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問題決策,對產品生產過程產生巨大的影響。
2.3 信息化管理人才有缺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有一定的技術人才作為保證。由于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任務復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并做好后期的應用,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要求和標準更高,需要引進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制造業市場中,信息化管理人才更不能夠得到保障,信息化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并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3.1 提高認識,加大安全生產信息化投入。要想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首先必須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認識。認識問題解決之后,還必須加大投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不是空中樓閣,企業必須有相應的物理設備,以及信息共享平臺。這些都是需要資金投入的。到位的認識和充足的投入,是管理信息化得以實施的前提條件,缺一不可。
3.2 完善機構,制定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制度。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不是孤立的,并非只有產品制造過程才能用到。信息化是滲透到整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信息化對于企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所以,信息化不是隨便指定一兩個人就可以做到的,而應該指定或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作為信息化工作的支撐。
3.3 開展培訓,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化隊伍。人才是工作的保證。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推進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大量既懂得產品制造的安全生產管理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企業應當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機制,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招聘一批具備制造技術和計算機行業知識的綜合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內部挖潛,加強對企業原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儲備信息化人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程度,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既符合現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發展需要,也是大勢所趨。推進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已經箭在弦上。制造業企業應該盡快轉變觀念,主動轉變自身管理模式,積極擁抱信息化,通過引入信息技術來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水平,才能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制造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