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虞芳
(山東省煙臺市萊州榮軍醫院,山東 煙臺 261400)
人們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正在日益增強,醫院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尤其是對具有暴力傾向而且神志不清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在精神狀況的支配下,隨時可能發生損毀物品、傷害他人,甚至發生自殺自傷等現象,因此對于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就尤為重要。并且護理人員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細節,否則很容易出現不良事件、傷醫事件等問題。所謂的護理風險管理是指護理人員識別、評價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并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通過針對性的安全措施不僅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而且能夠改善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塑造醫院的形象。
本實驗選取400例精神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12例,女性188例,年齡在26~60之間,身體狀況良好。將400例精神病患者分為兩組,保證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實驗可比性。將其中一組設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將另一組設為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與風險管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護理工作。
醫院護理部門應當經常開辦培訓課程,加強護士識別各種風險的能力,加強護理風險防范意識以及防范能力的培養。特別是針對新入職的員工,應當對其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并要求他們對最近幾年發生的案例進行研究,從中吸取經驗。讓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為護士提供護理風險法律法規和醫療事故處理手冊,使他們在遇到風險的時候能夠沉著冷靜的應對,增強自身法律意識和防護意識。
醫院需要對護理的風險進行妥善的監管,對于精神病患者的護理需要采用三級護理管理制度。護士需要每天對患者進行常態評估,檢查護理措施是否與患者病情和醫囑相符合。并且護士長需要每天查看責任護士護理工作是否完成以及取完成的效果,做好對重點患者以及重要環節的管理,并加強護理記錄和檢查管理工作,做到與患者醫師的診斷記錄相一致。
語言是最好的良藥,護士需要加強與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溝通,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家屬的擔心。在精神病患者入院的時候需要對家屬進行安全告知以及危險品的檢查和管理工作,降低精神病科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
針對不同病癥的精神病患者需要進行評估。加強看管一些自殺自傷、毀壞物品、傷害他人、外走傾向的患者。對于存在跌倒、噎食、墜床的特殊精神病患者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護理人員需要建立風險評估監控表,并在黑板上標注交班時間、交接崗位。護士長需要每日點評重點患者在提示板上注明,以此來提醒護士重點交接重點防范。
在護理部門需要制定一些懲處措施。對于主動上報非有意失誤、未造成不良后果、事件發生前預防措施落實到位的護士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肯定。對于不履行職責、違反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護士需要按照醫院的相關制度進行處罰。對于故意隱瞞不報的護士扣除個人年度醫德考評分,并給予個人批評教育,必要時可以考慮經濟處罰。護士長可以對他們進行嚴肅的教育,通過醫院護理工作中發生的不良事件給予他們警示教育。
觀察組患者總數200例,發生不良事件的情況為7例;對照組200例,發生不良事件的情況為18例。通過對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可以看出對照組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要遠大于觀察組。從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來看,觀察組的滿意度達到99%,而對照組的滿意度僅87.5%。
對照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明顯要高于觀察組,說明通過護理人員對風險事件識別和管理,其風險意識明顯提高。護士加強與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溝通,有助于掌握患者的情況,及時向醫師進行反饋尋求更為有效的解決措施。杜絕不良事件發生,保護患者和醫護人員安全,維護醫院的形象。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風險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工作中的缺點和漏洞,繼而針對缺點和漏洞進行不斷的完善護理風險管理。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使得醫院的護理工作能夠得到患者和家屬的認可。
精神病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意識,相對于其他癥狀的患者來說發生風險的概率更高。為了能夠保護醫護人員和護理患者的生命安全,將風險管理合理運用到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提升醫院的形象,保障患者的權益,因此可以在我國精神病患者護理工作中加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