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于光明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改變傳統思路,解放固有思維方式,不再以“產品套客戶”,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設計適合企業真正需求的方案,提升整個產業鏈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供應鏈金融的授信是針對供應鏈整體,實現的是“1+N”的授信方式。改變了供應鏈融資營銷單一方式,不是孤立尋找客戶,而是圍繞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尋找客戶的資金需求,大大降低了供應鏈客戶開發成本,增加了企業對銀行的依存度。其次供應鏈金融改變了對中小企業的授信方式,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門檻。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我國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在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一直存在。盡管國家在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得以緩解,但是企業的融資缺口依然巨大。中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受規模小、利潤少、抗風險能力差等影響,導致中小微企業很難通過證券市場融資;而商業銀行為了更好的把控風險,更多的是抵押或者質押貸款,但是由于中小微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抵質押品,導致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成本高,因此,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只能通過自身內部資本積累或者高成本獲得融資。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將中小微企業放入整個供應鏈中,以其實際業務狀況來判斷是否提供融資服務,有助于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推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部署要求,強化考核激勵,優化信貸結構,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投向小微企業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新動能培育和穩增長、保就業、促轉型,加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應鏈核心企業、商業銀行與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進行系統對接,能有效幫助小微供應商快速開展低成本融資。
19世紀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格向銀行申請個人貸款,他想說服銀行家們貸給他一筆款,并且使他們相信他有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的能力。可是他的請求一一遭到了拒絕。于是他將一條尚能航行的老油輪重新修理改裝,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帶著租約合同等去找紐約大通銀行的經理,如果銀行肯貸款給他,他可以讓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轉給銀行,來分期抵付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銀行看好這家石油公司,就把錢借給了丹尼爾洛維格。于是丹尼爾洛維格有了第一艘貨輪。接著,他又用同樣的方法買下了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最終成為美國實業界的巨頭。
供應鏈金融的規范發展,一方面能夠推動建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拓展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功能,提供采購執行、物流服務、融資結算等一體化服務。其次,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金融機構與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發展線上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模式。
商業票據是指出票人約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并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在供應鏈金融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但目前我國票據系統和管理機制仍在逐步完善,防范票據風險也尤為重要。
商業匯票在供應鏈管理中對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作用較應收賬款優勢明顯,付款時間確定,變現能力強,便捷高效。
1.商業匯票為企業提供了支付便利,滿足了供銷企業間的短期資金支付需求。對于出票方而言,簽發承兌匯票作為貨款支付方式可以獲得延期支付,獲得銷售額增加和市場競爭力提高等好處。對于持票方可通過接受票據支付貨款,獲得更多訂單,在需要資金的時候也可以向銀行申請貼現進行低成本融資。因此,商業匯票業務加快了市場上的資金周轉和商品流通,有效地促進了企業之間的經濟往來。
2.商業匯票為企業提供了低成本資金和融資便利。商業匯票與證券市場融資相比較具有操作流程簡便、獲取資金周期短等優勢。持票人通過商業匯票貼現相對于銀行貸款,具有低風險的業務特征,可以幫助企業通過商業匯票貼現來快速實現短期融資需要。此外,票據貼現利率一般低于同期貸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效降低了財務費用,也較好地解決了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為實體經濟提供了資金便利。
在供應鏈融資產品的發展中,以應收、應付、保理等融資業務以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但是這類融資產品往往是給核心企業進行授信,再根據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關聯程度進行授信額度的分配,多為間接融資。中小微企業規模小,銀行辦理貸款需要審查、批復,相較于商業匯票而言的成本信貸業務的成本較高。而票據是以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主體,由核心企業發行商票,直接對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這使得由供應鏈核心企業所承兌的票據直接發揮了貨幣的作用,相當于給了上下游企業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
3.商業匯票承兌有效提升企業信用水平。2019年起,我國全面推廣使用電子商業匯票,由于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可以全程電子化留痕,且期限較短,這有利于培養實體經濟信用環境,提升經濟實體的信用度。經濟實體中的企業通過簽發電子票據用于支付結算、貼現融資等活動,按時支付到期票款,就可以不斷增強其在市場中信用,進而提升企業信用記錄,增強企業信用水平和融資能力。
4.商業匯票業務有利于發揮央行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應。票據業務參與主體一般為微觀實體企業和金融企業,票據承兌業務給微觀實體經濟提供了短期融資。此外,票據利率成為連接資金市場和信貸市場傳導的重要媒介,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同時又成為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重要工具。票據業務快速發展,擴大了央行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應,有利于促進國家產業政策、貨幣政策的落地執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商業匯票具有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天然優勢。根據票交所2019年票據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票據承兌和貼現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從企業規模看,出票人為中小微企業的票據占比超過三分之二。這說明,商業匯票目前已經成為中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工具。
一般的債權轉讓中,債權轉讓后出讓人退出債的法律關系,原則上不再與該債權債務有法律關系。而票據背書轉讓中,票據轉讓后背書人(即出讓人)不退出票據法律關系,背書人從原來的票據權利人轉變為票據債務人,對后手承擔擔保承兌和擔保付款責任。因此,有效規避票據風險尤為重要,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規避票據風險。
1.避免票據回頭背書。回頭背書對后手無追索權,《票據法》第六十九條: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后手無追索權。
2.電子商業匯票交易必須實名制操作,避免他人代為操作。電子商業匯票交易中引入了電子簽名,每個系統參與者綁定數字證書,每位操作人員具有獨立的電子簽名,數字證書+電子簽名是交易雙方判斷對方操作指令的唯一依據,也是判斷對方身份真實性和權限的確認標識。
3.防范承兌人與出票人不一致代理接入“假票”風險。在票據系統中,除人民銀行規定的標準接口信息外,對于開票時的其他各信息的錄入是由各家銀行的行內電票系統所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各家銀行存在著系統錄入標準不統一,不法分子利用銀行電票系統的漏洞,在銀行網銀端開立商業承兌匯票時,將承兌人名稱字段填寫為“XX銀行”,而承兌人賬號和開戶行行號填入某企業信息。
出票人提示承兌后,由該“賬號+行號”定位的企業客戶進行承兌確認,但票面顯示的承兌人名稱為XX銀行。某些客戶對商票的認識不夠充分,對商票、銀票辨別認知不足和疏忽大意,很容易誤認為是銀行承兌匯票。
4.票據業務處理要謹慎操作。一是要謹慎簽收“不得轉讓”的票據。電票系統不可轉讓功能,一旦誤選,則該票據只能持有到期,特殊情況經承兌人同意后申請提前解付;二是票據直貼、轉貼不可逆,一旦電子票據系統完成交易,無法撤銷。
做好票據在供應鏈金融中的風險防范工作、規范操作的同時,還要加快推進票據的評級工作,即做好企業的評級工作;另外還要利用票交所數據平臺,通過對交易主體的承兌量、貼現量、利率等數據的分析,評定票據市場接受程度,評估市場參與主體機構等級,整合各類數據,綜合評估票據等級,實時監測動態評估,建立對評級較差的商業匯票和可疑的貼現業務進行風險預警機制,確保票據在供應鏈金有效地發揮融資作用。